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晉代僧人的情性問題研究:以支道林為例
研究生陳柏光 
校院名稱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林朝成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在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名僧是融合佛教社會與士人社會兩個系統的關鍵角色,既必須為代表精緻文化的名士所認同,又必須以行動來實踐他們的宗教理想,使其言行與生活出現可雙重詮釋的空間。這種現象除了反映在「玄佛義理的交流」外,也反映在「面對情性的態度」上,且後者的爭議顯然比前者大得多。
  晉代士人面對「情性」多半抱持正面肯定的態度,「情性」是判斷一個人是否為「名士」或「高士」的重要標準;然而佛教面對「情性」時態度卻是消極的,要介入士人的生活圈必然會遭遇許多障礙,僅透過「玄佛義理的交流」不見得能突破這些障礙,除非僧人的生活模式也能得到認同。因此晉代僧人必須選擇是否參與士人的生活,他們實際上面臨的「情性」問題,也來自此「必須參與的選擇」。至於內容,則包含了他們如何結合兩種不同的文化系統?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佛教的階段性任務發揮什麼效果?表現出來的主體性有何傾向?來自佛教內部的評價如何?來自士人的反應又如何?
  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分五章來討論: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與方法,研究的時代範疇與對象,以及研究現況。
  第二章〈先秦到晉代情性觀的演變〉,探討先秦至兩漢,以及魏晉時期情性觀的演變。前者側重在梳理先秦以來「性」、「情」、「欲」三者不同的內涵與演變概況;後者分為「人物品評的標準」、「聖人有情無情的討論」、「情性生命的落實」三個單元,呈現魏晉士人從肯定「才性」到肯定「情性」的軌跡,以及不同階段中典型不同的「情性」意義。
  第三章〈「情性」與晉代佛教的聯繫〉,首先介紹晉代佛教的發展,與名僧階層活動的概況;其次分別探討佛教經論中關於「情」和「性」的論述,以及僧人參與「逍遙義」與「聖人有情無情」等課題的狀況;最後由「緣情」與「反情」,論及世俗的「禮」與沙門的「戒」本質的異同。
  第四章〈「情性主體」的展示─風流名僧支道林〉,「風流」為「情性主體」的高度概括,而支道林在思想的詮釋,以及實際生活的內容兩方面,都體現了這種特質,且無論從佛教或士人的角度看來,他都呈現了獨特的文化意義。
  第五章〈結論〉,總結前面數章,說明本文歸納之結論。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