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1-03 
論文名稱涂爾幹與韋伯宗教學說之比較及其在臺灣民間宗教之應用:以臺北行天宮為例
研究生陳慧敏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沈清松
年度80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寫作方式,共計六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在緒論裡簡單敘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是涂爾幹與韋伯的方法論比較。雖然,本論文重點在於宗教學說的整理與比較,而非方法論的探討,但因涂爾幹與韋伯兩者研究宗教課題時的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有必要對兩位學者的方法論作一簡單介紹。
  第三章是理論回顧與探討,此章將分別簡述涂爾幹與韋伯的宗教學說。
  第四章則是本論文重心所在,即涂爾幹與韋伯的宗教學說的整理與比較。
  第五章是根據第四章理論整理與比較的結果,以一分析架構進行實證研究,亦即,此章將簡介行天宮的沿革,並統計分析訪問調查所得資料,藉以回答臺北行天宮如何成為「都市」社會中最熱門的「傳統」民間宗教。
  第六章是結論與檢討,此章分別就理論部分與實證部分作一總結,並檢討缺失。
  本文章節目次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方法;第四節論文架構。
  第二章方法論的比較
  第三章理論回顧與探討。第一節涂爾幹的宗教學說;第二節韋伯的宗教學說。
  第四章整理與比較。第一節考察脈絡的差異:社會分化與理性化;第二節學說邏輯的聯貫性;第三節類型學的比較;第四節其他相關比較;第五節涂爾幹與韋伯對於臺灣民間宗教之應用。
  第五章實證研究。第一節臺北行天宮簡介;第二節研究問題與分析架構;第三節統計分析;第四節資料分析。
  第六章結論與檢討。第一節理論部分;第二節實證部分;第三節未來展望。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