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502 
論文名稱從天臺宗圓別二教論山家山外之爭
研究生陳彥戎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高柏園
年度89
地區台灣
提要  如果說我們同意「一個時代之思想乃至文化、宗教是在回應當時的時代課題所得到的結果」這樣一種看法的話,我認為山家山外的爭論不只是對天臺實相論作一種批判性的繼承,更是對當時佛學之形上學議題作一有意義之深掘。因此為了釐清爭論中的數端異義,及正視此一事件對佛教哲學命題的啟發,於是筆者訂出這一個研究題目,來討論這個議題。以下泛論本論文各章之主旨:
  第一章 本文之研究旨趣如前面所述,是為了釐清爭論中彼此理論之不同及判定其合理性,以及在天臺宗發展史上給予一反省式的評價。在研究問題的肇因上,筆者認為可分為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造成山家與山外有嚴重之分歧。
  第二章 書寫此章的用意是在於建立一個評斷山家山外思想的客觀標準,並兼具思想溯源的意義,因此在第一節中,分論別圓教之出處、立名及其教義;在第二節中,則從智顗的著作中篩檢出他對心、色、理、事諸法之看法,以此作為與山家外爭論議題之對照系;在第三節中則是闡明何謂智者的實相觀心,作為與山家山外觀心之爭論的所本,此外,分論為六點,作為論述實相觀心之內容,詳見內文。
  第三章 第一節中,首先發揮山家之所以可以判為圓教基本關鍵-「即」義的發揮,第二節則說明知禮之「理觀即事觀」、「理具即事造」、「所觀之心具理具事」等主張,第三節的論旨是以心色皆具三千為主,輔以無情有性的論證說明知禮的色具三千之主張,並導出一念為總、色心為別的山家派色心觀,在第四節中則提出山家認為「隨緣不變相即」、「別理隨緣」、「性具隨緣」的看法。在第五節則論證理毒即性惡及其所以判為圓教的理由。
  第四章 山外派流傳下來的經典較少,而義理脈絡相較於山家,可說較複雜並且不一,因此在少部份的觀點上會有矛盾的現象。因此在本章中是多取其較一致者來說。在第一節中,分論山外之事理觀、具觀、「不變隨緣」、「理毒非性惡」來展示山外派之性起唯心思想。到了第二節,則綜合前述,並參考學界各家說法,說明山外派在諸多觀點有受華嚴宗思想影響之跡象。
  第五章 此章在回應第二章論智者的<觀心實相>一節,分述山家的「妄心觀」,與山外派的「真心觀」作為爭論形式、意義上的總結。筆者提出真心觀、妄心觀皆非實相觀,作為山家、山外爭論觀心問題在智者的觀心實相中所現的價值及意義。
  第六章 結論:在第一項中,欲總攝前說,在佛性議題之討論上來定位山家山外之爭論。第二項中,事實上是冀望未來的研究能展開出性具與性起是如何的相互影響,作為為來研究發展之展望。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