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303-02 
論文名稱行在家道:民初的上海居士佛教(1912-1937)
研究生鍾瓊寧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三井
年度86
地區台灣
提要  過去居士佛教多分散於思想史、制度史、近代佛教史及區域佛教史,目前尚無獨立研究範疇。如何統整既有成果,在寺院僧侶之外,找尋屬於居士佛教之發展脈絡,是研究民初佛教史所不能忽略的。本文傾向制度性佛教研究,所指「居士」以此類佛教徒為主。歷來研究者多以居士傳、民間白蓮社、邑義、月會、放生會、經社、白衣會和香社等史料,作為此方面研究素材,似乎除個人式研究外,「團體」是可選擇的路徑之一。此外,民初宗教結社解禁,諸多居士組織漸趨蓬勃,居士內部活動資料之多,自非前代所能比,而其中又以上海為著,相信擇要切入,應可描繪出更細緻的居士活動輪廓。再者,本文研究對象既屬於宗教史,方法上亦將兼採相關宗教學理論,以求周延。本文章節目次如下:
  第一章緒論:(一)研究動機,(二)研究回顧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上海居士佛教崛起背景:第一節清末的上海佛教(一)寺院與僧尼,(二)居士佛教與庶民佛教生活。第二節清末士林佛學與佛教復興思潮(一)士林佛學的復甦,(二)不忍釋教衰──危機意識的產生,(三)佛教振興之策。第三節風雲際會──上海居士佛教崛起因素(一)優勢的地理環境,(二)城市與佛教經濟,(三)文化軸心作用,(四)上海佛教領導地位──由僧侶到居士。
  第三章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發展:第一節萌芽期(1912-1916)(一)世運如斯──民初政教關係與僧界肆應,(二)上海居士佛教的萌芽。第二節獨立發展與組織化時期(1917-1925)(一)非宗教運動與知識分子對現代化的反思,(二)佛教組織蓬勃發展。第三節救亡與護教──投入全國性佛教事務(1926-1937)(一)北伐風潮與廢寺興學(二)上海佛教維持會與江浙佛教聯合會,(三)中國佛教會。
  第四章上海居士組織:第一節世界佛教居士林(一)成立緣由,(二)組織型態與經費概況,(三)組織成員。第二節上海佛教淨業社(一)成立緣由與組織特色,(二)組織成員。第三節佛學書局(一)成立緣由,(二)組織特色,(三)主要成員。
  第五章上海居士佛教活動:第一節教內活動(一)弘法布教,(二)修行活動,(三)慈善事業。第二節與僧界的關聯性分析(一)江浙僧界,(二)改革派僧侶。第三節另類比較與教外往來(一)與南京支那內學院的比較,(二)與民間宗教的互動關係。
  第六章結論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