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903-07 
論文名稱七○年代劇場開拓者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
研究生郭孟寬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鍾明德
年度88
地區台灣
提要  一九七○年代臺灣的戲劇活動在李曼瑰多年的推動之下,顯得相當活絡。繼一九五五年推動「新世界劇運」,一九六○年成立「三一戲劇藝術研究社」推展小劇場運動以挽救瀕臨存亡危機的劇壇之後,一九六一年教育部成立「臺北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由李曼瑰擔任主任委員,接掌戲劇活動大計。「臺北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自成立之後到一九八四年結束為止,一直是這期間推展臺灣劇運以及輔導戲劇演出最主要的機構,幾乎所有的戲劇團隊、影劇機構以及相關單位皆在其組織和輔導下從事戲劇活動。一九六七年,以「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為領導中心,配合以民間姿態成立的「中國戲劇藝術中心」為基地,李曼瑰發起多項戲劇活動,如持續多年的「青年劇展」、「世界劇展」、「兒童劇展」以及組織數個劇團和推行委員會,並且每年固定舉辦,成為常態性質的聯展活動。「基督教藝術團契」與張曉風便是在這一波戲劇運動的影響下,開始投入戲劇活動的行列。
  本論文第一章簡述基督教藝術團契近十年間演出的情況以及張曉風的生平。第二章寫張曉風劇作之主題內容分析,討論的重點在於探討《武陵人》及其之後的劇本中所具有的幾項特點,包括取材自中國古籍,以及為了與現代議題接合,她由這些古典故事為基礎再加編情節、改造主題,以表達她對某些真理的看法,其中有人性的觀點剖析和相關的哲理探究,當然也兼及其特有的宗教色彩。第三章則在討論張曉風劇作之非寫實創作路線,重點在於分析其融合各種中西戲劇的結構和形式所完成的作品,以說明張曉風確實由傳統話劇中另闢出蹊徑,創造出獨特的個人風格。第四章在檢視基督教藝術團契七○年代的劇場實踐,藉由梳理當時一些演出報導及劇評文章,嘗試了解彼一時代基督教藝術團契為另一種演出特色──具有前衛色彩的舞臺探索與實踐──所從事的一些別出心裁的舞臺劇新領域的可能性開發。第五章則舉八○年代初影響小劇場發展甚深的五屆「實驗劇展」所實驗的幾個方向為對比,用以說明實驗劇展的許多實驗性嘗試,其實絕大部份早在七○年代即曾被基督教藝術團契在劇場中實踐過了,因此,影響當代劇場之發端應可向前推移十年,七○年代的舞臺絕非如一般習以為常的觀念認為是一片空白。
  然而,今日基督教藝術團契之所以在戲劇史中幾乎被人遺忘或淘汰,究其原因,或許可能導因於以下一些歷史因素:一,古典新編的劇本所殘存的大中國意識,恐遭排斥。二,表達的內容未達臺灣當代訴求的本土化之標準,甚至是脫節的。三,表演美學的時代限制,使得今日看來其進步有限。四,未及趕上臺灣八○年以後的戲劇潮流。五,因其本身特具的宗教色彩而被忽略、鄙棄。
  所以,以基督教藝術團契為例,我們是否應該更進一步追索前人曾走過的足跡,一方面還其原來的面貌,掃除以往我們對某些時代的糢糊甚至是錯誤的記憶,一方面也可了解昔時之情況以做為今日之借鑒。
  最後,在此欲指出,七○年代臺灣一切潛藏的活力尚未完全有足夠自由度轉向的年代,政治高壓尚未完全排除,社會意識仍處封閉狀態,多元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尚待解放,歷史轉捩點雖呼之欲出但還未到來,戲劇環境也還未臻成熟、未完全開放。這種情況下,基督教藝術團契與張曉風的戲劇雖然仍屬「話劇」性質,但他們卻表現出了挑戰環境的企圖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其內容實已不再是政治宣傳的工具,形式也已不再侷限於寫實主義的框架,整體而言,實已跳脫國家政治意識的脈絡與包袱,更觸及了時代的議題,也進一步做了全面的戲劇可能性的實驗與探索,他們的成就實屬不易。他們在臺灣戲劇史的角色應不只是所謂的傳統話劇與臺灣當代戲劇之過渡而已,其豐富的內容與哲理,形式的多樣與前衛,足以代表一個時代的戲劇特色。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