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悲華經》義理與文學特質之研究
研究生趙梅軒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丁敏何廣棪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探討的主題是《悲華經》之義理與文學特質,在研究設計上是以義理與文學為兩個面向,對《悲華經》作深入的研究,基於如此的研究設計得到的研究成果是:
  義理方面:《悲華經》中的佛轉法輪不只是佛在作法佈施,更重要的任務是他在傳承法脈;陀羅尼不僅是記憶術,是一切佛法的摘要;也是佛轉法輪時重要的方法。《悲華經》中的「轉法輪」與「陀羅尼」,它已與此二名相原始的含義有所不同,應該說是更增加了兩者的廣度與深度。《悲華經》是兼述淨土和穢土。依據此經的經文內容就淨土與穢土的環境、住眾、教法作一探討。在淨土與穢土住眾的特質方面,《悲華經》中淨土住眾是菩薩,是以大乘法為主要的教法;穢土住眾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為配合其根性,以三乘法教化穢土的眾生。
  文學特質方面:首先,是探討《悲華經》的基本架構。在此方空間的說法場景敘事中,說法場景當然是王捨城耆崛山。因法會中大菩薩向東南方朝拜,引起寶日光明菩薩的提問,開展出他方空間的成佛場景敘事––蓮華世界的神聖建構;又因展示各佛國淨土的景象,引起疾意菩薩的提問,佛陀回到此方空間的本生敘事,娓娓道出寶海梵志本生。接著,是探討《悲華經》的人物的特色。以寶海梵志為中心,所開展出的人物關係網路,同時具有世俗倫理關係與宗教神聖關係。至於人物類型的劃分,是根據人物在經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看,將〈諸菩薩本授記品〉中的人物區分為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最後,《悲華經》最大的特色是肯定「穢土成佛」,以「穢土成佛」為真正大悲的表現,然經中對「大悲」的弘揚,不以說理為主,而是藉著大悲菩薩的八個本生故事,以文學的形式,來闡揚釋迦牟尼佛在穢土成佛的大悲精神;此外,並探討故事後面所代表的印度文化意涵。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