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宗教修行暨靈性治療對身心健康的效應
研究生許秋剩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玉璽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於探討宗教修行暨靈性治療對身心健康的正面及負面效應,將研究成果提供給心理治療學界作參考,期能建立溝通平臺,使心理治療與宗教修行及靈性治療互相配合,或許能收到更大的療癒效果,以造福人群。本論文從宗教宇宙觀、生命觀、修行觀的文獻探討,指出人類負面情緒和痛苦的主因是受制於內在的貪欲、憎恨和邪見,使人無法離苦得樂。例如佛教認為人因無明而受各種習性的制約,無法從迷妄中覺醒;基督宗教認為人類因為始祖的原罪而墮落,無法回到上帝的天堂;道教認為後天之「氣」的承負受情、欲的影響造成身體生病且無法與先天之「炁」的「道」體融合,詮釋的方法各有不同,但說明只要透過修行、信仰臣服、修煉就能排除各種限制使自身的束縛解除得到療癒離苦得樂,也等於進一步與整個大宇宙神聖(神性)連結,修行觀即是針對此而形成。雖然對於負面情緒、痛苦的形成詮釋不同,但三個宗教的聖者都不約而同的指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其靈性或神性存在,在道教稱為「道」;在基督宗教稱為「上帝」;在佛教稱為「佛性」、「覺性」、「真如」、「法身」等等。
  西方心理學靈性治療研究者詹姆斯認為個人的宗教體驗可以療癒心靈;榮格認為透過意識與無意識的整合協調內在靈性能量就能自我轉化療癒心靈;弗蘭克則認為人們只要尋獲生命的終極意義同樣能療癒心靈。三位西方心理學者的心理治療目標最後都提升到靈性治療的層次,就是宗教議題的生死大事,尋求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認為主流心理學的治療理論不足以療癒人類的心靈困境。主流心理學只注重個人人格層次的心理問題,宗教修行及靈性治療則超越個人及自我人格層次,強調靈性層面的重要,療癒之道在於超越自我以與內在靈性或神性重建聯結。
  本論文研究方法採取質化方式,從親身體驗實驗靜坐禪修、參加中央研究院的活動參訪宗教組織、訪談十位在家修行者,透過文獻資料與訪談成果綜合分析,從各宗教觀點、靈性問題觀點探討其對現代人身心健康的效應,最後做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宗教修行對身心健康確實有效應,正面效應是修行過程的身心舒暢、情緒穩定、制約解除、專注力、覺察力較靈敏;負面效應是修行過程的操作不當或過當造成有兩極化傾向,喜歡的更喜歡(貪);不喜歡的更排斥(瞋斥),更執著,有幻境的產生,更甚者適應現實生活有困擾。
  二、宗教修行對於情緒的療癒是修行過程順帶的效果,對於現代人主要是由壓力緊張所引發的身心病痛可以獲得緩和好轉。
  三、有宗教經驗及瀕死經驗者對身心情緒的療癒效應更明顯。
  四、宗教修行方式唸誦經典比較沒有問題,靜坐方面問題較多,要先參加基礎訓練,初期可以從讀誦經典(唸出聲)開始,等心性較穩定後再搭配靜坐方式,因為長期下來靜坐對於體力負擔較輕。
  五、各宗教生命觀的差異牽涉戒律的訂定修持,呈現不同生活態度的宗教觀,生命觀的差異尊重各家說法,對身心健康而言,透過修行過程同樣是專注力的呈現,生活壓力的解除都有幫助,都能獲得心靈的療癒,因此,修行觀的差異是不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六、靈性治療對現代人有其必要,但須區分是心理病症問題還是靈性問題,如此則較容易找到問題點,心理病症問題較容易治療,觸及靈性問題則療癒過程較長遠。
  七、民眾宗教知識來源的狹隘,所接收的宗教知識,關於業障、業力問題最是困擾,其內容在佛教與道教經典雷同,宗教教育需加強,從各宗教的宇宙觀、生命觀、修行觀教導即可。
  八、在家民眾目前所學習的修行方式只是在止(定)的階段,觀的階段普遍尚未學習,要達到心靈療癒必須止、觀雙修。
  九、宗教修行可與心理治療配合,任何治療於情緒穩定下進行效果較佳,宗教修行可以穩定情緒,補足心理治療情緒穩定這部份,可建立共通的溝通平臺相輔相成。
  十、人生最大的問題是生死問題,即如何安身立命以及面對死亡的恐懼,死亡的到來沒有時間表,對現象有所了解,有心理準備,心理建設就比較不害怕。
  本論文也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多方探討做出建議,提供有心修行者參考及社會各界相關人士參考資料。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