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302-09 
論文名稱隋代佛教史述論
研究生藍吉富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藍文徵
年度62
地區台灣
提要  第一章:本章對隋文帝復興佛教的背景、原因作一解釋,對文、煬二帝的佛教事業作一整理。並比較梁武帝與隋代文、煬二帝之奉佛態度之異同。文末並附論「佛祖統紀」中對隋煬帝弒父一事所作迴護之詞之本意。本章附錄「文煬二帝佛教大事年表」。
  第二章:隋代佛教之復興,除了由於帝王的推動之外,上層社會的普遍奉佛也是一因。從隋室諸王、中央官吏以迄地方官吏,奉佛人數之多,乃促使隋代佛教之復興更形迅速。本章並論及顏之推、李士謙、王通等隋代世俗學者的佛教議論。並對隋代佛教徒凌逼道教徒之情形亦略加敘述。
  第三章:本章所論,以佛教教會之內部結構、組織為主要目標。對隋代佛教之僧官、寺職及僧籍問題皆加以釐清。並論及隋代佛教的一項特殊組織──二十五眾與五眾。至於寺院之興建、寺院的經濟基礎,也都屬本章所論列的範圍。
  第四章:本章論述隋代佛教的偏尚。當時在佛教義學方面以涅槃、攝論二書最稱顯學,其次則為智度、十地等書。民間佛教信仰,則以彌陀信仰與彌勒信仰最為流行。南北朝時期,南北方佛教互有偏尚。而這一現象到隋代即告打破。在義學宗尚及造寺立塔等宗教行為方面,都可以看出隋代佛教的統一現象。
  第五章:本章論述隋代名僧信行、智顗、吉藏、慧遠、彥琮等人的歷史地位及其特殊風格。其中對信行及其三階教義所論較詳。並對天臺宗、三論宗之宗派形成作一考證。對於慧遠之歷史地位作一釐清及辨正。
  第六章:本章對隋代佛教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作用與影響作一史實整理。在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中,佛教對隋代社會的作用及影響最大,政治次之。而經濟方面的影響則較小。
  第七章:本章分三部份:隋代佛教在文化上的成就;隋僧的宗教精神;隋代佛教與外國佛教的關係。其中第二點為筆者所獨創的佛教史書體例。隋代的佛典翻譯事業較不重要,而在藝術上的成就則頗為可觀。而當時佛教徒所顯現的宗教精神也頗不尋常,隋僧普濟、大志、智舜、信行、智顗等人的風範,都是足資後代佛徒景仰的宗教楷模。隋代佛教已脫離前此依附印度佛教的形態,而成為日本、後三韓等國佛教所依附、汲取的對象。當時的印度佛教對中國並沒有多少影響。但當時的中國佛教則對日本、後三韓有相當大的影響。
  第八章:本章為前此諸章作一總結。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