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中有」之研究
研究生林孟穎 
校院名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宗教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藍吉富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佛教的「中有」思想進行深入的研究。「中有」,是梵語antarā-bhava的漢譯,即通常所說的「中陰身」。這是佛教為死亡與再生之間的生命存在狀態,所安立的專有名詞。這個名詞因為美國Walter Evans-Wentz在1927年編著、出版的一本書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中譯本名:《西藏度亡經》)而流傳至西方世界,以藏傳佛教寧瑪派思想為主的「中有」(藏語 Bar Do)概念,遂為世人所熟知。然而,在佛教經論中的「中有」概念,是否完全和《西藏度亡經》所說的一樣呢?這是一個亟待釐清的問題。所以本研究以漢譯經論資料為主,深入考察佛教「中有」概念的相關問題。
  本研究所探討的重點有三方面:一、關於「中有」是否存在的問題。透過部派佛教時期的論典,詳細考察有無「中有」的辯論內容,並且解析產生論諍的原因,以及佛教內部對有無論諍的批判和對「中有」之存在所提出的異見。二、關於佛教經論中的「中有」概念問題。從佛教經論的記載,全面考察「中有」的特性、轉生歷程、以及在「中有」階段能否繼續聞法修行,乃至證涅槃解脫等問題。三、「中有」概念在漢藏兩地發展舉隅。這是以漢藏兩地佛教學者對「中有」的特殊詮釋為例來進行考察,並與經論中的「中有」概念相比較,以分析其中的異同,進而瞭解「中有」概念在印度以外地區的發展概況。
  研究結果有如下幾點發現:一、有無「中有」之諍,其實是部派宗義思想之諍。二、討論佛教「中有」議題時,必須回歸佛教「無我而輪迴」的根本主張。三、「中有」是為轉生而存在的一種生命狀態。四、佛教「中有」思想並無一致性,「中有」概念在不同的詮釋過程中,不斷演進。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