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202 
論文名稱六朝僧侶詩研究
研究生羅文玲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李立信蔡榮婷
年度91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題目為「六朝僧侶詩研究」,一共分為八章來討論,筆者試著從中國與印度文化交流史的層面,以及就中國傳統詩歌發展的過程來觀察僧侶詩的特色;再者就東晉以後出現僧侶詩這種現象,從僧侶詩本身的結構與語言特色,並結合文化與藝術層面的探討,藉以忠實的呈現佛教僧侶詩的原始風貌。
  第一章緒論 主要在介紹寫作緣起,以及寫作的方法,還有題目的釐清。說明題目中「六朝」的範圍及意旨,以及何謂「僧侶詩」?僧詩的定義為何以及它的界定等,都是在序論中會討論到的問題。
  第二章六朝的社會與佛教的弘傳 這一章是從六朝的政治與社會背景的層面,從「歷史學」的方式來縱觀在六朝的歷史變遷過程中,動蕩不安的時局與佛教的傳播其關係如何?在此章中也要探討佛教從東漢傳入中國之後,在動蕩不安的亂世之中,弘傳的情況如何?筆者試圖從幾個方面來討論,一是從動蕩不安的社會,二者由佛教與玄學交融的層面;三是由般若思想的流行以及格義佛教的運用。從上述三個方面來明確掌握六朝時代佛教弘傳的情況。
  第三章六朝僧侶與詩歌的結緣 自兩晉以後一直到南北朝時期,是佛教流傳中國且逐漸中國化的時期,此時在文壇上,佛教的教義與信仰漸漸被文士所接受,文人與僧侶往來的情況非常普遍。此章所討論的是六朝僧侶與文士往來的情況,以及僧侶作詩的情況,第三節談到六朝僧侶作家的情形,筆者分成四個斷代-東晉、南朝、北朝以及隋代,以表格方式將各斷代的詩僧及其作品作呈現出來,藉以勾勒出僧詩的全貌。
  第四章六朝主要詩僧之創作活動 此章是以「主題研究」的方式,對於六朝第四章主要是針對支遁、慧遠、傅大士、寶誌以及達摩祖師的作品,做深入的解析,因為這些詩人對於六朝佛教的弘傳有一定的意義,同時他們的作品數量多,體裁亦特殊,作深入的解析,可以幫助我們勾勒出六朝僧侶詩歌的風貌,對於六朝僧侶詩的內容與語彙的認識亦有幫助。
  第五章「六朝僧侶詩的類別分析」 六朝僧侶的詩作,所包含的類別相當豐富,包括玄言詩、山水詠懷詩、佛理詩、宮體詩以及讖詩等類。在此章試著釐清各類題材的定義,並舉出詩作來討論,藉以呈現出僧侶詩豐富多樣化的內容。此章分別探討幾個主題—
  1、玄言詩與微言盡意
  玄言詩是魏晉詩歌中的重要流派,它的特點是以詩歌的形式來談玄,最初是以老莊玄學為主要的內容,到東晉時期則加入佛理在其中,我們稱之為「佛教玄言詩」。在此章要探討的是佛理玄言詩的特點為何?以及這類的詩作產生的背景如何?在文學史上有何特殊意義?這都是此節中所要分析的主題。
  2、靜觀萬物皆自得—論六朝僧侶與山水詩
  玄言詩興盛百年之後,在南朝劉宋時山水詩代之而起,劉勰曾云:「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其意為以老莊思想為表現內容的「玄言詩」告退,而山水詩在其內容和風格上嬗變。此章中討論的是僧侶創作山水詩的因緣為何?以及僧侶的詠山水的作品有何特色?筆者就僧侶的詩作來作實際的分析,如支遁<詠懷詩>、慧遠的<五言遊廬山><奉和劉隱士遺民>、<奉和王臨賀喬之><奉和張常侍野>等作品,詩人常常運用自然的景色來反映人的心理,詩人筆下的山光水色都蘊含特殊的意義在其中。另外是關於佛教與謝靈運的山水詩也必須一併討論,因為謝靈運與佛教有著深厚的因緣,而且他也是山水詩的集大成者,所以對於謝氏的山水詩亦須探討之。
  3、僧侶與宮體豔詩的創作
  南朝齊與梁時,文壇上興起一類專門吟詠豔情為主的詩風,此類作品文學史上稱之為「宮體詩」 。鍾嶸在《詩品》的下品有針對齊惠休、道猷以及釋寶月三位僧侶的詩作加以批評,這三位的作品可說是六朝僧侶豔情詩的代表。他們的豔情詩作的主要特色是「淫靡」、「綺豔」。 以僧侶出家人的身份來從事豔情詩的創作,而且作品的表現手法直接且大膽。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應該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且與佛經本身的傳譯也有關,這都是此節中必須釐清的問題。
  4、吟詠佛理的詩作
  在六朝僧侶詩作中,有一類是以闡述佛教的義理為主的作品。有純粹闡述佛理的作品,也有讚揚佛德之作,還有藉著詠物來抒情達理的。這類作品稱之為「佛理詩」,其特點是以說理為主要的目的,所以在詩句中常常見到援引佛教名相的情況。此節將佛理詩分為——純粹闡述佛理、藉詠物以抒情達理兩類的作品。對於佛理詩何以會在六朝時代興起,亦在此節中作討論。
  第六章僧侶詩歌的意象及其思想表現
  此章是以意象的理論作詩歌的分析。詩歌是一種以語言為媒介來表現美感經驗的藝術。對詩歌來說,塑造意象的語言是詩歌語言的主體。此章中所要討論的問題,分別是「玄」字釋義以及以玄字為首的詞彙,及其在整首詩中有何作用及其象徵意義;另外在第二節是對於僧詩中自然界意象語彙所隱含的意義為何?作一番論述。再者是關於佛教語彙的運用,當這些詞彙用在詩歌中是否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些都是研究僧詩的所要呈現的意境與風格,必須考量的。
  第七章六朝僧侶詩的價值與影響
  此章是從文學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的角度,來看兩種異質的文化交流的情況與結果。佛教源自印度,東漢時期自西域傳入中國,隨著外來的僧侶將佛經傳譯的過程,對中國的傳統思想以及文學造成很大的影響。就六朝僧詩而言,其作品中有幾點影響—
  1、外來譯語運用
  2、詩歌形式上的創新
  3、詩歌內容的拓展
  4、修辭技巧及表現手法上的創新
  這些特色與過去傳統詩歌迥然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佛典傳譯的影響,當然也和六朝時期佛教的弘傳很普遍有關。
  第八章結論
  此章是就前面七章所討論的問題,作一綜合論述,並且對六朝僧侶詩在文學史上略過的部份,給予適當的定位。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