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論漢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的文本與思想特色
研究生蔡孔章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劉國威
年度97
地區台灣
提要  承襲《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等早期大乘如來藏思想經典,《寶性論》予以理論化,用「法」闡述如來藏思想,說如來藏是「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不空如來藏」、「滅諦」、「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不思議法自性清淨心」、「常恆清涼不變有法」是「眾生界」、「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涼藏」。
  《寶性論》用三個角度去闡述如來藏。一、於〈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獨創以如來藏十義來描述如來藏總相,和於〈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闡述如來藏三義,並引《如來藏經》九喻來描述如來藏別相。二、引《陀羅尼自在王經》七句金剛句,用「佛寶、法寶、僧寶」,和「佛菩提、如來功德、自然不休息佛業」等六句來闡述「如來藏」(「眾生」、「佛性」)而形成一個串連整部論的完整思想體系。三、引《不增不減經》如來藏三義,以「自性清淨心」為「界」分稱為「自性清涼法身」、「自性本來清淨」(權稱雜垢清淨)和「離垢清淨」來描述如來藏。
  《寶性論》引《不增不減經》之法身隨順世間為眾生,如來對眾生(包括聲聞、辟支佛乘)方便說法,說「依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另於〈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僻品第五〉中,有離欲因的中道法和對治法(包括和常、樂、我、淨四波羅蜜等四果)而為實踐與修行過程。
  《寶性論》對於「信」、「信解」功能,從「不可思議法」之「唯信佛語」到修行實踐過程的「恆常清涼不變有法」、「信法、般若、禪定、大悲」等四法之「信解」而「信為有」、「信畢竟得」、「信諸功德」之功能矣。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