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麥積山石窟北朝時期洞窟造像調查與研究:從北朝晚期「風格」論模式中心的形成問題
研究生蔡嘉珊 
校院名稱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潘亮文
年度97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係針對溫玉城提出的「秦州模式」提出檢討:麥積山石窟雖然是秦州地區北朝時期目前遺存中年代延續性較長,且有高階官吏贊助的石窟,但是否可成為「模式」中心,仍需透過其自身的發展脈絡進行歸納,包含洞窟形制、造像形式風格、題材組合、圖像等;此外,還需透過與鄰近地區樣本的比對,方可釐清麥積山石窟在時代與地域發展兩者之間的拉扯,從而去反思「模式」一詞對於麥積山石窟適用性與否。
  此外,筆者認為更值得深入探討的是,其地域性格強烈的洞窟造像,是建立在吸收與融會之後的「再創造」。是故,本論文透過麥積山石窟的「地域特色」如何構成的角度切入,確立麥積山石窟北朝造像自身的發展脈絡與特點,並進而探究其成因及其是否具影響,則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
  是故,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筆者係以結合石窟考古學中的「類型學」,以及藝術史「風格論」兩種方法入手。主要根據筆者親自實地調查的62個洞窟,找出此批北朝時期洞窟造像的發展規律與特點。筆者並進而透過北朝晚期中的洞窟空間營造之特點──「三壁三龕」與「帳形窟」的討論,釐清其成因來源與周邊地區的相互關係,並藉此理解麥積山石窟與其它地區間的傳播與接受問題。試論北朝時期在政經中心的轉移,與時代潮流的漢化政策下,麥積山石窟其自身所具的強烈地域特性是否足以構成具幅射性的影響,而形成所謂的模式中心。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