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701-01 
論文名稱敦煌寫本儒家經籍異文考
研究生蔡主賓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高明
年度57
地區台灣
提要  古代之文字,結構未定,繁簡不一,稽之甲文金文,簡文碑文,無不如是,及至雕版盛行,始有定型之楷書。至於寫本時代,正處於六朝之末,有宋之初,古今正俗,隨意而書,是以文字之形眾雜,而六書之體破亂矣。初學者不知其正體,捨從難決,碩學鴻儒,有見於斯,匡謬正俗,字樣之學,遂應運而興。五經文字,干祿字書,九經字樣悉為此而作,俾學者得有所遵循,其後之石經雕版,亦藉之以定取捨。
  宋高似孫論楷書云:「唐玄宗始以隸楷書易古文尚書,今儒不識古文,自唐開元始。」是六朝唐初之學者尚識古文。所存者,以隸定古文尚書為最。玆就本文所收者,依出現之先後為序,上楷下古,列表比較於後。
  又寫本中尚保存不少正字,可供今人研究歷代文字演變之參考,許壽裳先生於敦煌秘籍留真新編序亦已述及,玆列表以供查尋:
  宋景文筆記云:「後魏北齊時,里俗作偽字最多。」所謂俗字,即世俗通行之字,正字相對而言,各代均有其通行之俗字。蓋古代雕版尚未發明,書本悉由傳鈔,除文字專家,或對字樣學獨具隻眼者外,大多限於學力,對字之正確點劃不甚留意,或為書寫迅速,從簡隨俗,能識而已,或因書家求字之均稱美觀,任意加點減劃,所謂「太繁者減除之,太疏者補續之(陳繹曾翰林要訣分布法)。」是也。或因本字筆劃繁複,而以較為簡易之同音代之,故寫本中之通、俗、別、字特多,蔡元培先生燉煌掇瑣序云:「我們得了這種抄本,……可以見當時的別字。……。」此所謂「別字」,當是概括通、俗、別、字而言。
  自寫本之筆觀之,略知童子讀書之程序。大約童子入塾,由資格較深之士教以千字文,每日於習字本上端書一二句,命童子依樣描寫,而後呈師評閱,由寫本千字文S.5787,S.5787V,S.5657V,S2703四卷所署批閱者名字(無姓)及日期可知也。因此,千字文之寫本最多,只斯坦因所得已有十六本之多,並有新合六字千文一本,可見千字文乃童子啟蒙教本之一。其次教以孝經S.6165。亦有抄錄傳教時所講唱之變文,如秦婦吟S.5477,S.692,S.5834,韓朋賦S.2922,捉季布傳文S.5441之類,則書寫草率,字滿紙,筆畫雖可辨讀,而劣拙足使人駭。其他儒釋道三家之經典,傳抄甚多,蓋抄者視此為功德也。而三教經典中,尤以道教經典為上乘,書寫恭整,字體墨色,俱居上乘,或因唐人尊為國教故也,前人(羅福長)已有述及。
  其次,由寫本可得下列數事:
  一、寫本中保存有古文、籀文、小篆、隸書,漢魏六朝通俗文字,若依次排列,可知俗字演變之過程,以及今日簡體字之由來。
  二、可糾正歷代字書之。
  三、若將寫本之字,以科學方法收集而歸納之,可補充字典中俗字之不足,對研究中國俗文字學,寫本乃重要材料之一。對斠讎學亦可提供不少寶貴資料。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