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504-08 
論文名稱六祖壇經思想之承傳與影響
研究生胡順萍 
校院名稱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黃錦鋐
年度77
地區台灣
提要  禪宗影響吾國,以時人喜言「平常心是道」而見。禪家之語錄。或棒喝交馳,或道樞綿密,或垂機迅利,或隱約微露。而公案記載師徒間之接引,其風各異,此乃公案引人之處。禪宗盛於唐代,其開宗關鍵者為六祖慧能。由其宣法門人所載之《六祖壇經》,又曰《法寶壇經》,乃此宗之根本精髓。禪門雖主「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此旨在不宥經論,非離經論可獨立為宗。若不知其根本精神,僅以公案之話頭而參,此又陷於公案中,有違六祖之本懷。吾人即本此而為文,以《壇經》為中心而論述之。
  禪宗由達摩至慧能,期間歷經二祖至五祖,在思想之承傳與法門之顯揚,皆佔舉足輕重之地位。《壇經》之主體部份,即大梵寺之施法,此次施法包括坐禪、發願與懺悔,已闡明「戒禪合一」之理。而持戒與禪定,乃大乘菩薩六度萬行之一。然慧能言坐禪是「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去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而四弘大願所強調是「自性自度、自心除虛妄、常下心行、般若自悟」。而懺悔是無相懺悔,旨在「從前惡行一時自性若除即是懺悔」。達摩以《楞伽經》付囑而下,至慧能弟子馬祖道一亦皆如是。慧能雖自言「不識字」,然以《壇經》所弘揚之法,其所扮演之角色與所佔之地位,又豈是「不識字」可涵蓋乎!《壇經》之成,非憑空而來,以達摩至弘忍,其間之教法,法門之特色,於經典之態度,皆是吾人所應注意。而其影響之遠,至今不衰,而其間數百年之流傳,終因宗風之異而各見其特點。宋明新儒學為吾國思想之正位,然禪風所及,其間之關係,難一語道盡,而儒佛之疆界,又豈能一線劃分。禪已非生吞活剝印度佛學而來,今人以禪乃中國佛學言之,儒佛之融合會通,其可行性當以禪宗為主要。斯篇之作,凡分六章,今略舉各章之大意:
  第一章:「禪之起源」,簡述西天二十八祖成立之經過。並論述達摩至弘忍中土五祖之宗風行誼、法門特色,俾見禪宗成立之蘊育模式。
  第二章:「六祖慧能與壇經版本」,陳述慧能由出生至遷化之生平事蹟,以見一代宗師之風範。再論《壇經》版本之考訂,以確定《壇經》之主體部份與後人添附,於思想源流之探求上,有助於更近原意。
  第三章:「壇經中心思想之源流」,就《壇經》內容,分為三大綱領:一般若,二自性,三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分別探索師門之思想承傳,與其它經論之關係。
  第四章:「由中心思想所開展之修行法門」,禪宗因慧能而大顯,《壇經》中心思想或有承傳,然慧能將玄奧之理落實於生活中,建立其獨特修行法門,闡揚大乘精神,皆有俾益禪宗之顯揚。本章即論述慧能凸顯禪定、修道、淨土、頓悟之真義,以見慧能開宗之風儀。
  第五章:「五家傳燈」,敘述慧能之後弟子再傳弟子,因攝徒之法、宗旨、宗風之異,遂衍成五家。傳燈即代表傳法,亦代表祖祖之付囑。由五家傳燈更見禪門之彩。
  第六章:「壇經對後代之影響──以王陽明為主要論述重心」,本章以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之學說,與《壇經》做一比較,以見兩者之相應會通。
  結論:綜述全篇之內容大意。
  憶昔初覽《壇經》,喜其言簡理明。再覽時,想見慧能之風範。後欲以《壇經》為文,即考其思想承傳與影響諸事。坊間多有公案解析之著作,有助吾人一探禪宗之活潑行誼。然思想之完成,宗門之建立,非一朝一夕。由上溯思想源流中,有助吾人對禪宗有一系統之認識;由下察後代影響裡,俾益時人於禪宗做一價值之衡定,非僅是無所事事之狂禪而已。此乃本篇之主旨所在。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