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臺中縣新社地區聚落與祭祀圈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徐岳文 
校院名稱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蔡衡羅啟宏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研究之目的有三,分別為:(一)探討新社地區聚落的形成與規模。(二)探討新社地區主要神祇祭祀圈的類型。(三)探討新社地區聚落與祭祀圈之間的關係。茲將結果分述於後:
  新社地區的聚落依其規模可分成村落、庄、聯庄。村落是形成聚落的最小單位,亦可稱為「自然村」。庄則由一個或數個村落構成。聯庄,顧名思義乃由數個庄組合而成。根據林美容(1986)提出的六項指標,來劃定祭祀圈的範圍,可將新社地區的祭祀圈分為五類:(一)無祭祀圈、(二)將寮祭祀圈、(三)土地公祭祀圈、(四)庄神祭祀圈、(五)聯庄神祭祀圈。
  大部分的村落都對應一座土地公廟,當然也有多對一者,亦有一對多者。村落與祭祀圈藉由土地公廟而建構對應關係。土地公廟對於聚落居民實質環境的意義,除了共通的做為聚落的守護神外,座落於田園中者,為農業之神,祈佑物產豐收;座落於河岸邊者,為水源守護神,有顧水頭、把水尾之功能。
  大部分的庄都有一個主祭祀神,稱為「庄神」,庄神有其祭祀圈,為一對一關係。統計新社地區的庄神,以三界公為最多,第二位為媽祖,接著依序為太子爺、王爺、觀音媽。以形制統計新社地區的庄廟,最多的是「無廟」,原因是新社地區的庄之規模均不大,經濟程度低,庄神由爐主輪流奉祀,以此滿足人民對宗教的渴望。
  較為靈驗或歷史較為悠久的媽祖廟,則脫穎而出,成為附近幾個庄的居民之共同信仰中心而成為聯庄神,新社地區共有四個,即食水嵙龍興宮、新社九庄媽、水底寮東興宮、麻竹坑福天宮。
  總之,村落則對應土地公廟,庄則對應庄神或庄廟,聯庄則對應聯庄神或聯庄廟,對每一個層級而言,神明為「中心」,其所對應的區域則為四方。聚落是人類居住與生活的空間,是有形的,是具體的;而祭祀圈是無形的、是抽象的。祭祀圈是因主祭神而存在,居住於聚落內的人們透過與主祭神相關的祭典活動,而讓祭祀圈具象化;相對的祭祀圈的存在讓聚落有機化,具有生命力。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