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宜蘭廟群KHIAM(示簽)祭祀圈之研究
研究生簡瑛欣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林修澈
年度93
地區台灣
提要  本篇論文是以宜蘭縣為範圍,討論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圈輪祀組織--khiam,其信仰表相與民族底相。在信仰表相上,筆者透過普查方式,瞭解蘭陽平原上51間使用khiam的廟群現況與地理分布;在民族底相上,筆者透過史料蒐羅、族譜與施添福教授在《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所提供的基本資料,加上筆者田野調查所得的訪問資料,來討論一個隱性的民族:來自福建省漳州府的詔安縣客家移民,在蘭陽平原上的分布狀態。然後,再將khiam的空間分布圖、形成類型與詔安客的分布型態作一疊合比對的工作,找出khiam與詔安客的關係。最後,我們把研究場域移至台灣西部的雲林縣西螺鎮,比較蘭陽平原的khiam與西螺七khiam的在人群分布、使用語言、khiam的規模、形成與變遷以及民族認同等面相的差異,並藉由兩者的比較,來凸顯蘭陽平原khiam祭祀組織的區域特色與民族特色。
  在研究方法上,我們使用了區域性普查與更深入的參與觀察,輔以文獻資料的分析比對,而有下列四個發現:
  (一) khiam是什麼?
  khiam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圈輪祀組織,khiam這個詞彙來自詔安客語,本義為「角落」。
  (二) khiam的信仰特色
  1. 廟數統計:宜蘭縣境內共48間使用khiam的廟宇,另有3間廟過去曾有過khiam,現已消失。
  2. 神種統計:以三山國王(15間)佔多數,其次為三官大帝(5間)和開台國聖(5間),三山國王比例遠高於其他神種。
  3. 祭典活動:多數廟宇以中元普渡作為khiam輪祀組織的主要祭典。
  4. 形成類型:可分為原生型(35間)、移入型(13間)、消失型(3間)三種。
  (三) khiam的區域分佈現象
  以鄉鎮分,冬山鄉最多;以區域分,沿山多於沿海、溪南多於溪北,並呈現帶狀分佈與散狀分佈的現象。
  (四) 詔安客的區域分佈現象
  1. 詔安客分布集中於沿山地帶,且溪南多於溪北。
  2. 詔安客分布的集中度以20%為界,聚落內總戶口數20%以上者為高密度分布區,20%以下者為低密度分布區。其高密度分布區集中在冬山鄉、員山鄉、礁溪鄉和壯圍鄉,以及宜蘭市與三星鄉的一小部分;姓仔底的分布區域也大致吻合高密度分布區的狀況。
  (五) khiam與詔安客的關係
  1. 詔安客人口比例與khiam原生型成正相關,而詔安客人口比例越低,khiam類型的變異性越高。
  2. 從地理分佈來看,khiam廟群的帶狀分佈區與詔安客的高密度分佈區,兩者出現極大的重疊性。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祭祀圈研究視野的擴展。透過區域研究以及民族學的角度,將過去人類學與宗教學者在祭祀圈研究上偏重信徒組織、廟際關係或儀式行為的傳統,拓展至台灣的聚落形成、民族分佈等面向。經由史料、文獻、地圖、族譜與田野調查資料的交互比對,來說明「khiam」祭祀圈組織的區域分布意義,並揭露其民族底蘊,以及蘭陽平原傳統聚落的民族樣貌。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