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1-23 
論文名稱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
研究生王鏡玲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關永中陳文團
年度89
地區台灣
提要  這篇論文的目的在於從探討艾良德對宗教經驗的闡釋當中,指出其特色與限制,並嘗試提出突破其限制的可能性。艾良德從聖與俗的對立辯證性、顯聖類型與象徵系統,展開對於宗教經驗意義的揭示,將貫時性的、線性向前的時間意識影響下的宗教現象闡釋,轉換成共時性的類型學範疇,去挖掘在不同類型底下所隱藏的結構,統合不同宗教類型的表層與深層意義。他並藉由原型及其重複的結構,指出聖俗時間的二元對立結構,從原始民族的信仰與宇宙宗教的強調(例如天與天神、月的顯聖類型、中心的象徵系統及其重複),將宗教研究從具體的、編年史的人文科學個例,帶往可重返的時間意識、跳脫現實困境之外,回到樂園式的人與宇宙同一的想像與詩境內,藉此為現代人提供一條逃脫現實的虛無或混亂的便道。
  在提出艾良德宗教學研究的特色後,筆者接著提出他的思想所遭致的批評,並提出新的闡釋宗教經驗的可能性。第一,對同質再現概念的重新思考。艾良德的反對者預設了人可以沒有偏見地、價值中立地再現任何宗教現象如同它自身,這種理解身份其實是站在一套把闡釋對象的經驗,當成是可重複的、機械式的、可控制的、同一再現的模式來發言。另一方面,筆者認為艾良德預設了研究者既可以參與在宗教人的經驗內,又可以跳脫其身份外,將個別宗教人的經驗還原到象徵系統的整體結構,研究者可以超越所有預設立場之上。這兩種理解的身份都忽略了闡釋宗教經驗的非同質再現的特性,都沈浸在再現理論所建構出來的真實,或者再現被闡釋對象自身的體驗。對宗教經驗的闡釋其實包含一種意義邏輯再創造的過程,這再創造的過程並非複製或同質再現理論或被闡釋對象的經驗,理解宗教經驗就是闡釋者洞察到各種經驗之所以異質的區分自身,這種區分的動力,來自一種迫切感:對每個個別現象的闡釋就是對抗並超越生命的虛無與死亡。理解與闡釋的任務不對既有的意義效忠,而是搜尋宗教現象在不同意義層級間的張力。讓理解的位置從原先固定的、靜止的、重複的同一性模式中走出來,去發現個別現象的細節裡那些被藏匿的、被壓抑的關係。理解宗教經驗就是:揭示它是一個可以被「理論」佔領,又永遠逃逸的他者。
  第二,回到「現象自身」是一種永遠在旅途中的思考。筆者認為闡釋宗教經驗的「放入括弧」的意含,並非去找到一種叫做普遍的「本質」,相反地,是去對那些被視為是「本質」或不容還原的內容進行再還原的過程,包括意識到無法被「放入括弧」的理解者的身份、所理解的對象,以及正在實踐的理論論述本身。就像發現艾良德徘徊在靜態的「原型」與重複的時間整體化模式時,我們提出走向整體化之外的異質性變動的必要:從「原型」到「岐路花園」的意象,從被固定的根源、中途或終點進入,讓未來、現在、過去與起初,不再只是直線先後的固定概念,而是成為闡釋宗教經驗時,思考所包含的介面。
  第三,當我們從二元對立的區分結構逃逸,也逃出「我」與「他者」對立或同一的簡略區分。他者在「我」所擁有的價值之外,是「我」無法以對「我」的同一性去決定或控制的「另一個」。宗教經驗就是他者,就是在我們生命闡釋架構的整體化之外的另一個,是生命的核心與邊界,宗教經驗從艾良德以「我」所建構的「我們」的整體化,與生命再生的喜劇結構區分出去,但是也從這個起點,宗教經驗在闡釋者的論述劇場裡,經歷出死入生的最具體的獨特性。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