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現代社會中的觀音信仰:理論與現象之探究
研究生王芝君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尤惠貞
年度98
地區台灣
提要  在臺灣,民眾的信仰呈現一種佛、道教以及民間信仰混雜的狀態,這之中的關鍵在於,佛教與道教為了要更加融入民間,增加更多的信徒,因而採取接納民間信仰的方便法門。且不論中國本身自有的道教,自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更是早已與初成立時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被中國化以外也大量的被民間信仰化,而這種中國化與民間信仰化的佛教被稱之為「民間佛教」,以與專談理論的佛教有所區隔。這樣的現象,在觀世音菩薩的身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觀世音菩薩不管在中國或是在臺灣,都是一個極為普遍的信仰對象,在大大小小的寺廟中,大都可以見到觀音菩薩的身影,從民間所流傳著的「戶戶彌陀佛,家家觀世音」這句話即可看出,信仰觀世音菩薩的信眾有多麼的普遍。人們所以傳頌著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與普救眾生,主要是依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中所言的「一心稱念即可得救」,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流傳在大街小巷,似乎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所有的一切苦難都會被驅逐,進而使祈求者得償所願。
  佛教所談的觀音信仰,是從「理」上出發,並且強調的是自我的實踐與修證,但放眼民間,一般民眾對於信仰的認知,大多停留在對神明的祈禱靈驗與否,對於自身,最多是為善不為惡,並不會很注重所謂的理論與修證,兩相比較之下自然可看出佛教理論與一般民眾所認知以靈驗為主的的民間佛教有所不同。民間佛教,顧名思義,是屬於百姓的佛教,又稱為庶民佛教,這種民間佛教與傳統的佛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教理思想雖以佛教為主,但其中卻掺雜了很多屬於民間信仰的思想在裡面,例如注重靈驗。佛教本身並不特別注重神通,自然也就不會重視靈驗與否,從佛教的理論系統來說,其信仰本身就是一種理性的思考,與其說是種宗教,更不如說是一門強調實踐的學問。而其修行所該重視的是如何透過修行,也就是理論的實踐,以達到「開悟」、「涅槃」的境界,而這種境界,是無法完全藉由他力所完成,必須靠自己本身對於「理」的理解,並且去實踐、修行,才有辦法達到開悟的彼岸。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