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204-15 
論文名稱唯識學之「識」與六朝神不滅論之「神」的比較
研究生許麗美 
校院名稱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王志楣
年度89
地區台灣
提要  中國哲學著重生命的安頓、嚮往心靈的提昇。如,孔子的「仁道」精神、孟子的「善養浩然之氣」與老子的「反璞歸真」,無不從人的自覺意識來開展,從反求諸己的自省到知行的實踐乃至自我的超越等,均是扣緊主體意識的覺察功能,將心靈的境界逐步提昇。隨著時代的演進與每個人的體認不同,人們對於心靈所能提升的境界,更有不同的詮說。如,儒家重視現世的安身立命,認為成為聖賢才是修養的終極目標;道家講「安時處順」,認為「心齋」、「坐忘」才是與「天地獨往來」的最高體境;興起隋唐的佛教,講人生是三毒纏縛的苦迫,認為唯有透過戒、定、慧的修行才能離苦得樂,達到圓滿的佛境。總之,對於意識主體的歸趣雖然眾說紛紜,但要達到所謂的最高境界,都離不開意識主體本身的作用。
  歷來中國學者對「主體意識」有不同的稱呼。或說「精氣」。如《管子‧內業》:「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精氣是氣中最精細巧妙的部分,氣若暢通才有生命的形成,進而有思慮的活動與智慧的取得。或分說「精」與「神」。如《淮南子‧精神訓》:「心者,形之主也,而神,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則蹶,精用而不已則竭。」心是全身器官的主宰,神是心最寶貴的,精神過度耗損,終必衰竭。又或說「心」。如《莊子‧大宗師》:「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情死」只有形骸的改變而無損傷精神,人的精神可以變異住宅而並不死亡。逮至東漢,佛教輪迴思想的傳入,「主體意識」賦予輪迴的意義,引發魏晉神滅與不滅的論辯,是此學者多以「神」名之。隋唐佛學興盛,唯識學隨之成為學術的主流,「意識主體」的思惟方式受到唯識學的影響,而有「八識」之說。
  其實,與其說六朝「神滅不滅論」是一場爭論「主體意識」有無輪迴現象的論戰,倒不如說是傳統思想與外來思想的衝突。王志楣老師《從「弘明集」看佛教中國化》即有深入的探討,置此不贅。本文所關心的是同樣主張主體意識的輪迴,而神不滅論與唯識學對「主體意識」的解釋有何不同?二者不同主張的目的何在?其所揭示的終極真理是什麼內容?主體意識可否有達到該終極真理的可能性?如有可能,主體意識如何臻至其境?又,其根據何在?也就是將二者在理論與實踐工夫上作一整體的陳述,進而再比較其差異與差異形成的緣由,此即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