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淨明句論.第十三品》「行之考察」譯注與研究
研究生游芬芳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萬金川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於譯注與研究月稱《淨明句論.第十三品》(Prasannapada),並比較《中論》(Mulamadhyamakakarika)諸家的注釋,希望藉此一歷時性的比較研究,能夠讓我們較清楚地見到在歷經了四百年之久的《中論》注釋過程裡,有哪些結構是數代以來注釋家們所共同特有的,而哪些結構專屬於月稱個人所特有的。這類簡別性的研究,有助於吾人理解《中論》「文本」(text)與「詮釋」(interpretation)之間的張力強度。
  本研究是一項統整性的工作,也就是立基於國內、外各方學者已有的研究業績上,來進行綜合性的研究。主要工作是,把《中論》注釋書裡唯一現存的梵文原典,也就是《淨明句論》第十三品校讀譯注成中文;並且,也將過去未曾漢譯而目前但存藏文譯本的《無畏論》(Akutobhaya)與《佛護釋》(Buddhapalita-vrtti)的第十三品一併譯出。此外,關於清辨(Bhavaviveka)的《般若燈論》(Prajnapradipa),以往國內的同類研究多半只是依據舛誤不堪的唐代譯本,此次則從藏文譯本把該書第十三品重新譯讀。並完成了這些注釋書比較分析的作業。
  從品題開始,包括該品的偈頌數目,以及對某些頌文之義是代表正方或反方的立場,這些現存的梵、藏、漢有關《中論.第十三品》的注釋書裡,它們不是在文獻上彼此存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就是在注釋家之間相互著不同的認定。因此,透過此類全面性的比較研究,一方面探討本品品名的出入問題,同時,並衡定羅什的漢譯本何以會在本品的偈頌數目上,比現存的梵、藏各本多出了一首頌的問題。此外,本品的若干偈頌,注釋家之間對於它們所代表正方或反方的立場,彼此之間的認定並不一致。在本研究裡,著手來討論注解家之間,為何會在這類問題的認定上出現這種不一致的情況。
  這些研究所獲致的最終成果,將展現於本論文的<月稱注釋為主的義理分析篇>和<結論篇>。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