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808-71 
論文名稱宋代的鬼與死後世界傳說
研究生沈宗憲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一般史組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王德毅
年度80
地區台灣
提要  一、研究動機:
  一般宗教史學者率將焦點放在宗教教義或人物,民間信仰顯得乏人問津!而在民間信仰課題中,又偏重其與秘密社會或民變的關係,亦即以政治如何利用宗教而進行統治為主。
  本文則自宗教神學構成的角度,分析民間如何了解宗教神學中的鬼及死後世界。藉以反省民間與宗教教義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的互動關係?明白宗教在民間文化中,扮演何種角色。
  二、方法與文獻:
  由於過去學者並未從這個角度思考,以致缺乏可資襲用的理論與方法。本文乃利用筆記小說的記載,條分縷析各種宋代的鬼傳說及人鬼關係型態。本文並未先立一章論述前後代鬼觀的演變;而是在文中參照比較,突顯宋代鬼及死後世界觀的特色。
  三、結果與討論:
  首先,由宋代民間屢見以怪為鬼,必待師巫道士方能確定其「種類」來看,宋人對「怪」的認識,正隨人類對大自然的了解,逐漸褪祛上古神話色彩,且就宗教教義中的鬼類,如夜叉、餓鬼、陰摩羅鬼等,少見於記載而言,宋人並非全盤接受宗教教義。
  其次,宋代人鬼關係之類型,反映出「鬼」不只是如大陸學者所謂的,乃是人對生理死亡現象的解釋;相當程度地摻入宗教神學色彩,如超渡、祈禳等。但是,配合地獄審判內容的轉向,鬼及地獄所傳達的負面意義,目的在求得陽世的圓滿,造成現世取向過於明顯,宗教意義遠低於社會規範意義,反而不十分強調終極目的,如佛教涅槃或道教成仙得道。這是研究民間信仰必須注意的地方。
  最後,論及宋代庶民之死後世界觀,必須先了解「庶民」為一集合名詞,不可能有統一的死後世界觀。從觀念史來看,宋人死後世界觀不具原創性,而是結合了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與佛道的地獄觀。但從宗教史角度而言,卻與宋代佛教各宗均盛行淨土信仰可以互相發明。此待來日研究,再進一步說明其細微處。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