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劉文金二胡套曲《如來夢之三—火》作品研究與詮釋
研究生陳乃瑜 
校院名稱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鄭德淵歐光勳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二胡套曲──《如來夢》是由臺灣普音文化公司特約作曲家劉文金先生,根據詩人作家愚溪先生於1996年獲文學創作類金鼎獎──《袍修羅蘭-瓔珞姑娘的故事》中主要人物,及其所分別代表的音樂風格來表現出不同人物的特徵而所譜成的二胡樂曲。在劉文金眾多二胡作品中,此部套曲是唯一一部長達六十分鐘的二胡無伴奏套曲作品,是首結合現代作曲技法及傳統中國音樂語言元素的現代二胡作品。內容除了包含八首風格多樣且相互獨立的特色,在音樂表達內容層面上也是別於以往二胡作品所觸及較少的佛學哲理層面。由於《如來夢之三—火》此曲在近幾年不管在臺灣或是大陸地區演出已較為頻繁,且在大陸地區也陸續作為比賽的指定樂曲,加上此作品融入了創新的思維即印度音樂與中國西域音樂相結合,充分地展現二胡這項樂器在音樂上的表現力及可塑性,因此,筆者在此套曲中著眼於《火》這首樂曲並以這首樂曲為例來闡述本套曲的特殊性與藝術內涵。
  本文透過對作曲家劉文金、詩人作家愚溪及首度錄製此套曲的二胡演奏家宋飛進行訪談,並探討音樂、文學創作者與演奏家相互的關係,再以演奏者的角度從音樂作品中分析音樂結構及音樂素材的運用,進而探討音樂的內涵。全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研究動機、目的與研究內容、方法以及架構。第二章為《如來夢》之創作背景,內容包含作曲家、作家及演奏家的創作動機與詮釋歷程並探討彼此的關係。第三章是針對《火》本身的作品研究,除了探究樂曲架構與曲式分析外,並進一步探討此曲中音樂與文學之相互關係,以作為詮釋的根基。第四章為《火》演奏詮釋與版本比較之探討,並深入研究身為二度創作的演奏者,如何從音樂作品中體現印度音樂的精隨與詮釋愚溪先生的佛學哲理及宇宙觀,並於第五章經由整合前述的章節論述後,提出歸納結論作本論文之總結,期盼本論文可為往後演奏者與音樂學習者提供完整性音樂詮釋的研究成果。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