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阿羅漢有退問題之研究:以南、北傳阿含思想與說一切有部論典為中心
研究生楊文廣(釋祝通)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黃俊威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的題目是:阿羅漢有退問題之研究─以南、北傳阿含思想與說一切有部論典為中心。在原始佛教時期,阿羅漢普遍被視為已達到圓滿解脫的境界。佛陀也是阿羅漢之一。例如在佛陀初轉法輪度喬陳如五兄弟得阿羅漢之後,經中相傳世間始有六位阿羅漢。佛陀為佛寶阿羅漢,喬陳如五兄弟為僧寶阿羅漢。如《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始有六阿羅漢:佛阿羅漢是為佛寶;四諦法輪是為法寶;五阿羅漢是為僧寶。如是世間三寶具足」。不過隨著時間轉變到了部派時期,阿羅漢已不被視為圓滿解脫的境界了。也就是說有些部派認為阿羅漢因為起欲界貪、色界貪、無色界貪而退失阿羅漢果。在各部派主張阿羅漢有退當中,最有權威同時也最有系統敘述阿羅漢有退的就是說一切有部。在說一切有部的諸論中,共有十二部論主張阿羅漢有退。其中包含較有名的論典如《發智論》、《大毘婆沙論》、《俱舍論》、與《順正理論》。
  依說一切有部的觀點,阿羅漢分成六種,即是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必昇進法,以及不動法。此六種阿羅漢又分成兩大類。前五種稱為時解脫阿羅漢,特徵是都有退失的可能。最後不動法種稱為不時解脫阿羅漢,特徵是永無退失的可能。此兩大類又簡稱為退法與不退法阿羅漢。同時說一切有部也提出不少經證來增強自宗論說的說服力。諸如阿羅漢有兩種與六種的經證,如《中阿含》福田經提到九種阿羅漢中已包含兩種與六種阿羅漢。九種阿羅漢是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與俱解脫;阿羅漢有退的具體個案,如《雜阿含》喬底迦經,敘述尊者瞿低迦(G.dhika)一位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者,經過六次反覆退轉都能復得。彼尊者憂心有再次退轉決定自殺入涅槃;阿羅漢起貪嗔癡退的經證,如《增支部三》五集,第149經敘述阿羅漢因為樂於營業,樂於戲論,樂於論諍,樂於長途,以及身恒多病等五法而退失。
  本論文的目的是以阿含經的角度來剖析說一切有部所主張阿羅漢有退的各種論說是否合乎阿含經思想,或者只是說一切有部思想的創新。此目的具體化為四個主要問題等待解決。第一者阿含經的普遍思想是否認為阿羅漢必是究竟解脫者?如果阿羅漢必是究竟解脫者,那麼不能允許有任何退失的例外。第二者《大毘婆沙論》所說《中阿含》福田經有提到退法、不退法兩種阿羅漢,以及六種阿羅漢。此經是否屬實或是偽經?第三者被認為是阿羅漢有退的具體個案,即《雜阿含》喬底迦經敘述尊者瞿低迦因為多次退失而自殺入涅槃。彼尊者在自殺之前是否已得阿羅漢?第四者被認為是阿羅漢起貪嗔癡退的經證,如《增支部三》五集,第149經敘述阿羅漢因為樂於營業,樂於戲論,樂於論諍,樂於長途,以及身恒多病等五法而退失。此經的內容是否被誤解?詳細內容請看正文。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