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從《占察善惡業報經》之「一實境界」論修行次第
研究生林真合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釋仁朗蔡耀明
年度94
地區台灣
提要  本文主要是探討基於《占察善惡業報經》之「一實境界」義理,所展開之修行次第。一實境界是《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所闡述之大乘真如實相義旨,含攝諸法義理,是本經之經義指歸,亦是本經修行次第之義理所依。一實境界之理,在聖為如來,在凡為佛性、如來藏。聖凡之差異在於無明煩惱之多寡,然而一實境界之理無有差異。基於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依此自性清淨心起修,直至完全去除無明煩惱證入自性清淨心成佛為止,此邁向成佛之修道過程,即是基於一實境界之理所展開之大乘修行次第。
  從上述一實境界觀點論述《占察善惡業報經》之修行次第,即是論述本經之大乘修行次第。此修行次第依經文宣說順序而漸次展開,《占察善惡業報經》是地藏菩薩專為末法中,有心趣向大乘修行道者,所開示之契理契機之法要。但因末法眾生修道障礙多,若不先去除障礙,修道難以剋獲。故上卷先開示「占察法」,藉由修習「占察法」去除修道障礙,當修道障礙去除,則堪修習三乘出要之法,但主要作為有心趣向大乘修行道者之前方便法門。占察法所依之理,為緣生無性之理,此義理亦歸於一實境界之理體。下卷闡述一實境界之理,由信解一實境界之理而修唯心識觀、真如實觀及一心持念地藏菩薩聖號三種法門。修習三種法門,依實際所獲功德多寡,有堅、忍位之階位差別;依證悟一實境界之實相智慧深淺有別,故有四種作佛位。四種階位皆名作佛,是因一實境界之理體無有差別,皆名為作佛;但因實際證悟深淺有別,故分四種。所以,整部經之大乘修行次第,是以占察法為大乘修行道之前方便,為引導末法中,有心修大乘道者,趣向一實境界所展開之信、解、行、證之大乘修行次第。
  但因《占察善惡業報經》涉及疑偽問題,為澄清此不正確之論調,本文採內外考證之法。第二章,以外部考證(external criticism),考據經文以外資料之真確性,考證譯者、譯處、譯時,與相關本經之史料記載。其後各章,以內部考證(internal criticism),考據經文內在理路、架構,是否符合佛經規格與切合佛法義旨。第三章,考證經文翻譯格式、經文組織架構,是否符合佛經規格;第四章,論述提問內容與說法者地藏菩薩修行特質相契之因,作為經文內部考證之一環;第五、六章,以解說經文義旨,證明經文義理契合佛法義旨。所以,整篇論文之論述內容皆可作為澄清本經疑偽之明證。
  研究佛法,若有實修經驗作為前導、眼光,能深化研究主題之探討,及更適切地深入詮釋佛法微言大義。基於此訴求,將個人修習占察法之經驗體會,作為詮釋本經修行義理與次第之背景知識,以深化研究主題之探討內涵。研究方法的深化,即是本文之特色所在。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