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廣元石窟唐代造像研究
研究生林映萱 
校院名稱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潘亮文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廣元石窟位於四川省北部之廣元市,地處嘉陵江上游,北依秦嶺與陜西寧強接壤,東北扼秦隴而西南控巴蜀,素有蜀門鎖鑰之稱,自古即為由秦入蜀的孔道,在軍事和交通上都佔有重要位置,現時之寶成鐵路也經過此處。蜀中盆地沃野千里,水土肥美,始自三國時期即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然其周遭群山圍繞,內外交通甚不便利,廣元正處於蜀中盆地與陝甘相連的交通要道上。而當時由漢中至蜀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即為金牛道,甚且金牛道的大部分路段多於廣元境內。
  又學者們多提及唐代千佛崖與皇澤寺之窟龕型制、題材內容、造像風格等諸方面,更接近中原北方石窟。然諸家學者通常多以龍門石窟造像作為比較,甚少提及長安地區之造像因素。不可否認,於廣元石窟造像上可見許多龍門石窟造像元素的呈現,但筆者更想了解的是長安此一於當時擁有獨一無二歷史地位的城市,其造像樣式是否亦鮮明地展現在四川造像的傳播入口─川北的廣元地區之石窟造像上。
  廣元石窟以皇澤寺、千佛崖、觀音崖之窟龕造像為主體,三地窟龕總量達一千多個,筆者藉由題記的爬梳為切入點,首先整理排序出由題記中可知鑿造年代之窟龕,並依據梳理結果進行風格觀察和階段性分期,同時加入未紀年窟龕使其風格發展脈絡更為完整。再經由窟龕型制、造像組合、造像題材之考察,試圖將窟龕造像置於歷史背景中來討論,並探討廣元石窟與唐代佛教傳播中心─長安間之造像關係,期能更清楚地總結出廣元石窟造像之區域特徵。同時藉由傳播路線─金牛道的連結,了解廣元石窟造像之所以存有長安造像因素的地緣條件。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