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佛教願文的發展及其東傳日本研究
研究生李映瑾 
校院名稱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鄭阿財
年度98
地區台灣
提要  願文」是一種伴隨著宗教信仰而生的文字產物,於中國南北朝時代流行於社會之中。身為一種宗教應用文類,願文的結構涉及了宗教信仰、儀式與民間習俗,願文的內容除了反映宗教觀念與民間習俗之外,還保存了中國南北朝至唐、五代時期的社會概況與歷史資料。因此,願文不僅是研究宗教者必須瞭解與分析的宗教應用文類,同時也是探索中國南北朝至唐、五代時期民間生活與歷史的重要資料。
  隨著願文的文類遠流、使用階層的變異與中國南北朝至唐、五代其間文學潮流的演變,願文文辭也在中國的雅文學與俗文學之間擺盪,成為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特殊宗教文書,與一貫以實用性、便利性為主要訴求的宗教應用文書開展出不同的樣貌。由中國東晉時期發展起來的願文,結合了時代與文學的潮流,以駢文作為主要撰寫的體裁,發展出工整駢麗的行文,因此,以美麗詞彙與宗教信仰鎔鑄而成的願文,是一種由中國文學與佛教思想共同孕生的文字產物。緣由宗教傳播的力量以及當時普遍流行的宗教功德觀念,願文成為中國南北朝至唐五代時重要的宗教應用文類之一,不過,願文除了其宗教價值之外,其文類本身的源流、發展與影響與體裁的擇取過程,也是需要關注與研討的一環。
  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從6世紀末、7世紀初時開啟漢化的門扉,此後大量輸入中國文化,包含政治體制、宗教思想、文學寫作、藝術技藝等等,都有濃厚的晉唐風味。此時,盛行於中國的宗教文書──「願文」,也傳入了日本。傳播至日本的中國佛教願文,除了本有的宗教用途之外,還凝練著中國駢文的精華與結晶,因此願文傳入日本之後,其文學地位易轍而新生。除了大量漢文學家與漢文底子深厚的佛教僧侶投入願文的創作、使願文內容更富含文學氣息之外,日本文壇還將願文視為重要的文學體裁,並由當代著名的漢文學家將願文代表作品與其他漢文辭、賦典範一起收歸、編纂成文集。這個文類評量基準的變異,是中國佛教願文與東傳至日本的願文發展相異的關鍵。從此之後,在日本發展的願文以抒情文類的面貌,往經典漢文體裁的方向發展,與中國後期佛教願文所呈現的世俗化面貌,開展出不同的歷史與文獻價值。而東傳至日本的願文除了晉身日本漢文學經典體裁之列位外,其文章中的名言佳句也憑藉其優美的構詞藝術、深遠的辭章意境,成為後世的日本漢文學,如:軍記物語之用語典故出處,故「願文」此一文學體裁對於日本漢文學之影響不可謂之不巨。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