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302 
論文名稱佛教景教初傳中國歷史的比較研究
研究生張曉華 
校院名稱東北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系世界中古史專業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朱寰
年度1998
地區大陸
提要  研究歷史上外來宗教的中國的傳播,既是中國宗教史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比較研究所關注的重要課題。代表古代印度精神價值的佛教和代表西方基督教傳統的景教于漢唐兩代先後傳入中國,它們在中國的作為和命運為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留下了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本文試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將兩種宗教放在廣闊的社會生活和國際環境的大背景中,在歷史發展的動態過程中深入考察它們在中國的初傳歷史,客觀比較它們在中國的不同命運,以期獲得外來宗教本土化的某些規律性認識,為我們今天堅持改革開放,更好地吸收外來先進文化提供借鑒。全文由導言、正文和結語等部分組成。導言部分集中闡述了兩方面內容:第一,佛教景教初傳中國的歷史及其比較研究概況。根據研究現狀,首先對中國佛教景教歷史研究的概況分別加以介紹,然後提出了目前在佛教景教初傳中國比較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尚需努力和加強的地方。第二,關於外來宗教本土化的若干理論問題。對宗教在文化交流中的層次和作用,外來宗教傳播過程中與本土文化的衝突和融合,外來宗教本土化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等問題進行一般性的理論探討,主要目的是作為正文的一個導入。正文分三章(第二章至第四章)。第二章首先對佛教景教傳入中國的時間(佛教為傳入內地的時間,景教為傳入中國的時間)及路線作了考證。其次對佛教景教傳入中國前後中國國環境(包括經濟、政治、思想及對外關係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通過對比得出:佛教景教入華都選擇在強盛面開放的社會,但社會現實和思想環境的不同對兩者?生不同影響,佛教更多地滿足了當時中國社會現實的需求,因而其得以在中國大地廣泛傳播和流行,景教的情況與佛教不同,因而其在中國的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制約。第三章首先考察佛教景教的對外傳播狀況。其次對佛教景教初傳中國時期的國際環境(包括經濟、政治、交通以及文化環境)進行了考察。通過對比得出佛教傳入中國的國際環境轉景教優越得多,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佛教比景教得到了統治者更多的支援和推動,二是佛教傳入中國之際沒有遇到象伊斯蘭教那樣強大的宗教勢力的競爭,三是佛教傳入時中印文化發展水平差距沒有景教傳入時中西文化發展水差距那樣大。上述國際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佛教景教在中國的不同命運。第四章主要是對佛教景教中國化過程若干問題展開比較。第一,通過比較佛教景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可以看出:佛教景教都有向中國傳統文化依附、妥協、調和的現象,但佛教卻能保持自已教理的特色和獨立性,不象景教那樣陷入完全依附的境地。第二,通過比較佛教景教與中國古代社會各階層關係可以看出:統治者對外來宗教的好惡是建立在能否有利其政治統治的基礎之上,景教與唐代上層的關係便可說明,漢代上層人士對初傳佛教外來身份的模糊認識客觀上起到保護佛教的作用,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佛教景教在中國民間及知識層中影響的結果表明,知識層對佛教的興趣、民間對佛教的信奉程度與景教形成鮮明的對比,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指歸的異同。第三,通過比較佛教景教傳教方式和主要活動可以看出:在傳教策略上,佛教借助中土流行的信仰傳教,使其雅俗兩個層面上都得到發展,而景教卻將活動的重點放到宮廷中,做了話多與傳教無太大關係的事務。在譯經方面,佛教在譯經的實踐中堅持自身的特性,而景教譯經水平從初期的原典化傳述轉向後期本土化導致了教法義理逐漸暗淡湮沒。結語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通過對佛教景教初傳中國歷史的比較研究,總結佛教景教在中國成敗的經驗教訓,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結論:第一,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前提必須是被傳播的客體有所需,而傳播主體又能滿足這種需要,這裏涉及到傳播時機的選擇問題,交流雙方都要注意把握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與國內社會環境的關係,注意考察社會自身的需求,接受能力以及可能?生的非斥反應。另外也不可忽視國際環境對中外文化交流成敗所起的作用。第二,在外來宗教本土化問題還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經典的譯釋問題。二是外來宗教與本土傳統文化的關係問題,對傳播者來說,把握上述兩個問題在關鍵是處理好堅持自身特性與本土化的關係,對接受者來說,既不能對異質文化持敵視態度,也不能毫無選擇地全盤接受。三是重視知識份子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問題。四是關於傳教對象應具有廣泛性問題。最後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只有對文化交流雙方社會和文化做整體系統的研究才能最終對外來宗教跨族傳播成功與否進行預測,而這一目標必須通過許多人的長期努力才能實現。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