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504 
論文名稱超越性與歷史性:禪宗「不立文字」的語言結構及意蘊
研究生林彥宏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曹淑娟
年度90
地區台灣
提要  由於禪宗為了爭取在佛教界「言說」的權利,提出「不立文字」作為的一種概括的符號象徵,有別於其他一般宗派—立于佛典文字的教化方法。但禪宗既是一種宗教,就無法避免宗教所該具有的基本構成要素-包含教義、組織等。也就是說,禪宗在宗教具體實踐層面的構成要素中,文字仍是其作為教派不可缺少的要素。這就為禪宗語言觀的研究提供了問題點,在「不立文字」的這個象徵禪宗存在根據的符號意義下,禪宗如何去調整其具體的宗教構成要素,而仍得以得到社會的認同並持續的發展。
  本論文擬以詮釋學作為論問的方法論,首先以原典的整理、解讀為基礎,然後透過對話,與現當代歐陸思潮中的語言學轉向作為參考架構,進行對話及融合。最後則藉由文本間的互文性為基礎,進行進一步意義的闡釋及挖掘,並理解禪宗不立文字提出背後的理論基礎及其語言觀演變的背後因素。
  本論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是對於本論文的命題及方法論,提出說明。
  第二章則是針對禪宗不立文字,提出其學理上及思想上的背景淵源。
  第三章則是對於不立文字的先驗基礎做說明,以奠定不立文字的認識論及本體論基礎。
  第四章則是從超越性的向度,提出禪宗語言中所具有的解構性的對話結構,及其立論基礎。
  第五章則從歷史性的向度,提出禪宗語言解構性的對話結構系統中所具有的非官方意識形態及雜語現象,一方面是對文字言說系統的反動;另一方面,系統中所具有的向心力,隨著宋朝的統一,又以書寫文本,統一口語的雜語現象,促成文字禪的興起。
  第六章則是結論,並對本論文的後續開展,做進一步的說明。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