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法鼓山「心」六倫初探:全球化下之自然倫理
研究生戴麗雪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黃英傑
年度99
地區台灣
提要  近幾年來,地球暖化的現象愈來愈嚴峻,大自然的反撲,已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真相。臺灣佛教界面對這樣的問題,已有昭慧法師、傳道法師、海濤法師及慈濟等,藉由環保、放生及資源回收等等的實踐,突顯出各種佛教團體在投入環保社會運動脈絡中的特色。雖然佛教團體已廣泛關心環境倫理,但法鼓山聖嚴法師仍推動被批評為「緩不濟急」的「心六倫」(家庭、生活、校園、自然、職場與族群倫理)。
  聖嚴法師以:「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作為佛教志業的理念,而大環境的問題是由「人心」引起,為因應時代的改變,以符合現代人需要的新倫理觀念,故提出「心六倫」,和其他佛教團體的環保運動相較之下,「心六倫」在那些「治標」的行動之外,更注意到宗教與環保結合的教育理念,似乎更有「治本」的可能性。但法鼓山「心六倫」理念的內涵和傳統儒家五倫、佛教倫理各有特色及異同,所以有提出的必要性。再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以「四種環保」為精神指導的「心六倫」,和佛教對傳統環境倫理觀的理念與實踐方法上,實有不同。
  本研究共分五章,主要探討法鼓山推動心六倫的時代背景、「心」倫理理念與實踐內涵,及如何推展十年深耕達到全球化計畫。筆者假設1. 全球暖化嚴重,自然倫理是時勢所趨、簡單易行的法則,且易為人接受。2. 心六倫內含儒家的仁德與佛教倫理的慈悲、智慧,符合人性要求標準。3. 自然倫理的執行,可以實際幫助人類改善地球環境,達到淨化的功能,以解決全球危機。
  經研究得到下列結果:1. 「心六倫」的環保關懷與教育實踐,是以「心」作為一個人行為的最高指導,而聖嚴法師是以「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作為佛教志業的理念、唯有從心做起的心靈環保,才能根本興起人們的環保意識。2. 「心六倫」是依佛教倫理的慈悲、平等而推展出環保運動:然而法鼓山推出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之環保自然葬及大悲心水陸法會儀式的改變,欲使人的內境(心)與外境(自然環境)得以相互連結、配合,進而使法鼓山的環保主張,脫離只重心淨而輕忽現實環境的缺失。3. 在禮儀環保中的植葬、數位化牌位、不燃燒金紙的治本環保作法,更突顯了與其他佛教團體治標性環保工作的不同。4. 心六倫以「心五四」為行動方針,等於佛教倫理的延伸,法鼓山「人間淨土」理念思維,也是出於佛教倫理。又以儒、佛與心六倫三者相較下,最大相異處是心六倫的自然倫理,其施行方式明顯看出有儒、佛欠缺的明確簡易法則可以依循。之後,更深入訪談法鼓山體系中與本研究旨趣相涉之人員,復藉由問卷了解師生運作結果。
  上述結果與筆者初步的假設,大致上是一致的,而聖嚴法師在2004年聯合國「哈馬紹紀念堂」演講時,提出「全球倫理」觀念,並支援國際間重建「全球倫理」計畫,故心六倫的新倫理,同時具有全球化的特質。
  整體說來,法鼓山的心六倫倫理運動是聖嚴法師推廣全球化倫理方案中一個最主要的進路。未來法鼓山在聖嚴法師圓寂後,若能在六倫方面持續改革推動,或可為本地社會文化與宗教靈性內涵上充實倫理深度,且可為現今及地球村的社會環境問題做出貢獻。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