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了凡四訓》之研究:兼談其在臺灣之流傳
研究生王繼平 
校院名稱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戴文鋒
年度97
地區台灣
提要  《了凡四訓》的作者袁黃自明末以來即是善書流行的代表性人物。而其著作《了凡四訓》在明清之際更是在讀書人之間廣為流傳,並由士人層級向其他階層逐步擴散出去,成為積善徼福、科考中舉的一大保證。然而,直到民初,由於軍閥混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佛教之一代大德印光大師繼而奮起,以《了凡四訓》等善書來教化世人勸信因果,使《了凡四訓》弘化廣被傳播深遠,成為佛教界著名的「因果教育書」,自明末以來歷經四百年而不輟。
  《了凡四訓》不僅傳播久遠,直到當今仍是善書市場裡刊印量及知名度和能見度都十分高的一本善書。其出版形式與傳播網絡更是當今善書界裡獨特的個案與典型,堪稱出版豐富傳播多元。綜觀《了凡四訓》在臺灣善書市場中盛行流通的原因,筆者歸納出以下六點:一、特定宗教人士與團體的大力提倡;二、袁文之美文理俱暢;三、生動的故事性題材適合多方面呈現;四、果報不爽的價值觀;五、積極開創的人生觀;六、科學昌明傳播多元。而特定宗教人士與團體的大力提倡、生動的故事性題材適合多方面呈現,和科學昌明傳播多元更是其中三項主要的原因。
  《了凡四訓》雖是一本融三教於一爐的勸善之書。然而,卻有學者認為其「命」論思想大體上只集儒、釋兩家之修養功夫內涵,而在道家的思想上似乎較少提及,而顯的較為缺乏。然而,根據筆者的觀察研究,《了凡四訓》在「立命之學」的立論上雖然主要是以儒家的義理為主;但在實踐的工夫上主要卻是伴隨著佛教的信仰;然而在作為佐證的徵驗故事中,卻是以摻雜道教信仰的民俗思想為主,無不充滿陰騭、感應、承負、司命等道家善書的精神。
  細究《了凡四訓》的實踐義理與思想,大抵上可歸納為:一、因騭果報命運自造;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三、三教融合儒道入佛;四、法界之性一切唯心;五、果報不爽重視實效。雖然是一本先賢著作的古典善書,然而《了凡四訓》以其文理俱暢的義理思想,和多元豐富的出版形式及流通網絡,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在善書市場裡依舊獨領風騷帶動流行,稱得上是一本與時並進的善書。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