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校釋
研究生張曜鐘 
校院名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系所名稱文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龔鵬程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鑑於學術界崇洋媚俗、空談理論之研究風氣。本研究之目的,即試圖藉助我國傳統之治學精神及方法,重新發揮固有經典的義理。而本論文,於考證、義理、校勘等方面,皆多有前人未見之處,實為研究《金剛經》時之重要參考文獻。
  本研究可概分為導論與校釋兩大部份。
  導論共七節,內容多為往昔研究《金剛經》者,未嘗發現及發明之處。
  一、引說。扼要說明《金剛經》與中國文學創作、批評理論之關連,並舉清初王夫之《薑齋詩話》為例。
  二、僧肇註本的考証。推翻了日本一千二百多年來,將謝靈運的《金剛般若經注》,冠上僧肇之名的錯誤,並分析其誤植作者的可能原因,以及說明此一發現在佛學、文學研究上,所造成的影響。
  三、慧能解義的興起。除了從形式上、思想上,可看出六祖慧能的《金剛經解義》,對於後代詮釋《金剛經》有極大的影響。此外,尚可從慧能之前的註本,並非必取羅什的譯本,且多已失傳,或者並不流行,故有真偽之疑問等等發現,說明慧能《解義》,較之前的註家,更受到中國研究《金剛經》者的重視。進而探討《金剛經》在唐代之時,特別強調誦讀此經,即有種種不可思議功德的觀念,藉以說明慧能或其弟子神會,利用《金剛般若經》,取代《楞伽經》、《摩訶般若經》的原因。
  四、俞樾註釋的革新。歸納慧能之後,從形式上、人物上,對於《金剛經》詮釋的類型。並說明王起隆、俞樾等等知識份子,對於往昔註解的批評與革新。又以他們不強調讀經功德,而為現今註解所忽視,說明《金剛經》至今,仍是靠著其中受持、讀誦,有無量無邊功德的觀念,而所以能夠興盛不衰,廣為流傳。
  五、《金剛經》的義理。從譯本的對照,以及內容的分析,筆者對於此經的經題、主旨、方法、四句偈等等,都與前代註解不同,是此一研究之發明部份。
  六、關於大乘非佛說。利用詮釋學上「更好理解」的觀念,尋求出研究大乘經典的價值,將困擾佛學已久的「大乘非佛說」,轉化為吾人研究內典時的動力。
  七、結語。述說此一「復古以求新變」的研究方法,為當代學術史上之革新。
  校釋則會同諸家之譯本、解本。可分為經文、異出、註解、辯義、校勘等五項。並採行六色套印之方式,以為各家經註之別。
  六種經文譯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經》,為校勘之底本。除羅什譯本,附錄其他菩提流支、真諦、達摩笈多、玄奘、義淨等五家譯本,稱為異出,便於對照。
  註解則以僧肇、慧能、俞樾三家為底本,並為此三家作校釋。
  辨義為筆者融會各家譯本、註本之後,所有心得。
  校勘時,悉錄經註之下,原有勘定。並以《卍續藏經》、咸通九年版《金剛經》、《乾隆大藏經》與今時諷誦俗本合併校之,以彌補前人校勘之不足。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