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0203-05 
論文名稱淨土三系之研究
研究生廖閱鵬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印度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李志夫
年度76
地區台灣
提要  「淨土三系」是指在龍樹菩薩時代流行的三種淨土思想,依興起時間大致是:第一,以彌勒菩薩為主的淨土思想,包含現在的兜率天淨土與未來的人間淨土;第二,以阿佛為主的東方妙喜淨土;第三,以阿彌陀佛為主的西方極樂世界。
  兩千年來,佛教在印度本土由盛而衰,轉而活躍於印度以外的地區。中國,是大乘佛教最興盛的國家,淨土三系傳入之後,各有不同命運。
  彌勒淨土甫傳入中國時,風光顯赫,流行一時,早期的中國佛教重要人物如道安、法顯、玄奘、窺基等,都是彌勒的信奉者;然而自從道綽、善導起而大事宣揚彌陀淨土,貶抑彌勒淨土之後,一般信徒多不瞭解彌勒淨土,又加上彌勒下生思想被野心政客加以利用,就逐漸式微了;不過彌勒淨土雖沒落而未滅絕,歷代都有少許人發願往生兜率,最近上生兜率淨土的名僧尚有虛雲、太虛、慈航。
  阿佛淨土待入中國後,最為黯淡,無聲無息消失了!若非流傳極廣的小本《阿彌陀經》有那麼一句:「東方亦有阿鞞佛……」,阿佛幾乎被人完全遺忘了!對這重視菩薩六度、般若空觀的阿佛淨土思想,吾人除了緬懷大乘佛教初興時其重要地位與啟發,也深為此宏揚大乘菩薩精神的淨土思想未能流傳而扼腕歎息!
  阿彌陀佛淨土自從取代彌勒淨土以後,就以光芒萬丈的姿態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在廣大民間形成浩大聲勢;綿延至今,阿彌陀佛淨土業已成為中國佛教的代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人人都能朗朗上口,「淨土」一詞也幾乎專屬於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宏揚者推崇備至,如「淨土法門,既廣大微妙,而又平易簡捷,雖深地菩薩,莫測高深;即逆惡罪人,亦蒙解脫。熟讀萬卷之文人,不能出六字之外;不識一丁之老媼,亦得預九品之中。所以諸佛失之,則無法度生,行人失之,則無從出世。如何伽陀藥,得之則百病皆瘳。」歷史上,往生極樂世界的前賢為數眾多,阿彌陀佛淨土思想確實予以眾生無窮的安慰與希望。
  本論文研究動機之一,淨土思想乃佛教最富宗教色彩者,與廣大眾生息息相關,直接面對死亡問題;之二,淨土思想傳入中國後,迭經祖師大德闡發,形成中國的淨土宗,與早期型態不盡相同;之三,淨土三系在發展中有次第順序,後起者欲超越前者,前者亦受後起者影響,互相牽涉,若能並觀淨土三系,則易清楚認識;之四,阿彌陀佛淨土思想為當今佛教主流,影響深遠。
  筆者自學佛以來,即驚愕於彌陀淨土思想既蓬勃興盛,佛教形象反而奄奄一息、宛如遲暮老人。雖然二者未必是因果關係,總令人納悶。將大藏經的原始經典,如無量壽經(諸異譯本)、觀無量壽經、阿佛國經、維摩詰經、轉輪聖王修行經、彌勒上生經等檢讀之後,發現經典中呈現的原貌頗異於今日大眾熟悉的模樣,且舉一例,阿彌陀佛思想固然重視他力接引,可是原來是以諸行往生的,並不像後世專以念佛為主的一行往生,二者差別不可以道里計。這樣,多少解答了內心的疑惑,至少主要的問題不在於阿彌陀佛淨土思想本身,而是人的問題:人們如何抉擇複雜的淨土思想內容,篩出符合當前環境的成份。現代社會十年的變異抵得過去千年,佛教必須掌握時代的脈動。此外,我也發現,絕跡的阿佛淨土與沒落的彌勒淨土思想都擁有極其可貴的特質,那就是注重人間淨土的實現,與生生世世不求出離的大乘菩薩精神,佛弟子疏忽此二系乃無比的憾事,因此,如何忠實表達淨土三系的原貌,抓住思想重心,呈現其特色,就成為撰寫本論文的目的。
  本論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緒論、第六章結論,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別探討淨土三系。每章分五節,第一節探討教主的名義、來源、風格;第二節探討教主的本願;第三節探討淨土的時空座標、內容概況;第四節探討往生法門;第五節則列舉其重要特色。在撰寫中,多用比較法,因淨土三系在發展過程中相互牽涉、彼此影響,唯有透過互相比較才容易了解各淨土思想為何如是施設,所以在第五章第一節將淨土三系之比較部份加以統合後,更能看出彼此的同異;第二節則為遭受不當貶抑的彌勒淨土思想做一點澄清。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