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魏晉氣化思想研究
研究生吳秉勳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劉榮賢
年度98
地區台灣
提要  本論文撰著之旨,是欲利用較全面性、專門性與系統性之視角,針對魏晉哲人或彼時之思想性史料典籍中之「氣」義,進行深入的考察與研究,以探討魏晉學者對「氣」與「氣化」思想之詮解,及「氣」概念在魏晉學術環境的時空背景下,所體現的一些時代特色或產生的思想性質變。是剋就研究方式之主軸而論,筆者首先總述秦漢時期之「氣」論,作為論文主體部分之對照基礎,再仔細爬梳魏晉時期之相關文獻,以充分呈現魏晉「氣」學之若干特色。此外,復旁及此時典籍文獻中,「氣」義出現頻率寡於其他時代的一些可能因素,並簡單提點魏晉以後「氣」論之發展態勢,合而作為定義魏晉「氣」與「氣化」在思想史上的學術地位與價值時之關鍵論述。
  中國古代學者總試圖將「氣」定位為構成一切有形體、有生命之物的原始材料,甚至可泛指一切物質現象與精神境界,並以「氣」的中介作用解釋事物的相互作用,而「氣化」則是此類生化、運作與活動等模式之整體過程,可謂哲人對宇宙中各種客觀物質存在,與事物發展樣態的慣用認知方式。魏晉以降,學者或者承繼前代之氣化論而更有所發展;或者在前代之思想成果上再開創別具風格之「氣」論;或者高度重視「氣」在經驗世界的實踐義;甚或由於學說或宗教基本理論之需要而較不關注「氣」義,致使「氣」概念自秦漢以後,雖已逐漸脫離單純的物象範疇而朝向形上意涵超昇,並在漢末近幾與「道」同格,但在此時又反有逐漸動搖之傾向。如此看似紛雜而無共識之情況,不僅反成為魏晉「氣」學的特色之一,亦足作為魏晉以後,哲人能對「氣」義作更多元、更精確之闡釋的磨合與過渡時期。依此,魏晉學者對「氣」義之理解與運用,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課題之一,實不能輕易地刻意忽略,而魏晉對「氣」與「氣化」降低關注的學術氛圍,亦是一不容置喙的歷史事實,故當時典籍文獻為何較少涉及「氣」義之可能原因,自是另一值得探究的思想議題。
  總之,「氣」是中國思想史上極受廣泛使用的概念,絕非獨在魏晉時期,即湮沒殆盡,筆者本著此等立場,希冀透過撰述此論文,不致讓「氣」在魏晉思想之空缺,成為中國古代「氣」學研究上的遺珠之憾,更盼能在一定意義上,透顯此論文之學術價值。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