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一行三昧之研究
研究生吳彥隆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賴賢宗
年度92
地區台灣
提要  「一行三昧」是印度佛教般若經系所提出百八三昧中的一種,但於早期所結集的般若經典中,只能看到對此一三昧提出一般性的詮釋;一直到後期大乘佛教所結集出的《文殊般若經》,對此三昧才提出詳盡的解說而成為一套具體可行的禪修方法。自從梁.曼陀羅仙在中土譯出《文殊般若經》後,中國佛教祖師特別是天臺宗智顗及禪宗道信便深受此經影響,而各自將此一三昧納入自宗的禪修體系,並且在不同程度上對此一三昧進行方法的吸納與內容的詮釋發揮。而從佛教思想史來看,智顗與道信對此一三昧禪法思想的吸收與詮釋,且深遠的影響了其後的門人。本論文即以此「一行三昧」禪法為核心,一方面上溯其在般若系經典群中的本義,另一方面則下探智顗與道信是如何來對此「一行三昧」作出理解與詮釋。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導論,旨在揭示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論文組織與內容大要。第二章「般若經系的一行三昧」,論述「一行三昧」在般若經系的本義;及比較《文殊般若經》三種譯本對一行三昧所進行的不同詮釋;並對曼陀羅仙譯本《文殊般若經》一行三昧所隱含的二種修行進路提出說明。第三章則先討論《大乘起信論》如來藏思想的佛性理論,並對《起信論》所提出的真如三昧、一行三昧,說明其在本體論及禪修的理路上,已經融合了《楞伽經》與《文殊般若經》這二部經典的思想。第四章「天臺宗的一行三昧」,主要針對《摩訶止觀》的文本架構及智顗門人對一行三昧的詮釋,說明智顗的一行三昧在禪修的實質上,已經導入了天臺宗「十乘觀法」、「一念三千」的觀心內容。第五章則說明道信的一行三昧禪法及論述道信的一行三昧與《楞伽經》如來禪及達摩禪的內在關係。第六章結論,依循前面四章所討論的結果,把整篇論文作出總結。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