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儀式、音樂、意義:臺灣浴佛法會之研究
研究生吳佩珊 
校院名稱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碧燕
年度96
地區台灣
提要  浴佛在漢傳佛教中為慶祝釋迦牟尼佛誕辰所舉行的儀式,浴佛根源於古印度,傳入中國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與轉化;在清朝之後,更與早課聖誕普佛儀軌相結合,而成為漢傳佛教中慶祝佛誕的浴佛法會。浴佛儀式進行過程中,洗浴佛陀聖像是儀式的核心部分,洗浴聖像時敲擊法器並唱誦「浴佛偈」,也成為整個儀式中重要的一環。現今臺灣的浴佛法會在內容上,除了原先聖誕普佛結合浴佛的儀軌之外,還出現將齋天、拜懺、拜佛等當成浴佛法會主要內容的情形;而這些與慶祝釋迦牟尼佛誕辰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與此同時,浴佛法會中儀式音樂的展演也有運用電子媒體,與演唱西方音樂手法創作的現代佛曲的新現象,例如用現代創作的三寶歌取代「浴佛偈」,或是在浴佛時播放錄音「浴佛偈」錄音來代替現場唱誦。總括來說,現代臺灣浴佛法會中所演出的儀式音樂,與原本儀軌中以梵唄方式唱誦的「浴佛偈」,在實踐方式上已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
  對於當代臺灣浴佛儀式之實踐,本文歸納出三個特有的現象:一、浴佛法會形式多元化。二、儀式音樂的操作出現大量以播放錄音帶取代現場唱誦的現象。三、儀式音樂的種類以現代創作佛曲取代傳統梵唄。近一步探究在這三種現象背後的脈絡,發現現代媒體與西方創作手法對浴佛儀式音樂,主要有以下三個影響:一、淡化地方色彩:地方音樂特色單一化。二、形成寺院/法脈認同:佛光山或慈濟擁有各自發行的「浴佛偈」專輯。三、傳統梵唄受到衝擊:梵唄的功能與特色消弱。故本文將以正統的浴佛儀軌為基礎,探討浴佛儀式的歷史發展與意義的演變,以及儀軌中對音樂的運用,並觀照臺灣浴佛法會中的各種內容,解讀當代臺灣浴佛儀式實踐的多樣性,以及浴佛儀式音樂在這之中所具有的意涵。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