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1301-03 
論文名稱禪宗精神與中國藝術
研究生何乾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位別博士 
指導教授羅光
年度73
地區台灣
提要  自達摩東來,歷慧可、僧璨、道信而五傳至弘忍,惠能以「本來無一物」,復得五祖為說金剛經至「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乃徹悟本原,而得禪宗衣缽。其後惠能大宏禪法於嶺南,禪宗門庭,日臻隆盛,而天下言禪者,盡歸曹溪矣。
  中國禪宗精神,始於惠能之禪法,其禪法以「無念、無相、無住」為基,以「明心見性」為宗,以「頓悟成佛」為旨,以「不著亦不捨」為用。此皆重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頓悟成佛也。
  夫禪貴妙悟,藝術亦在妙悟,嚴滄浪謂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上者,一昧妙悟而已;而清王原祈謂今日論畫,大江以南,當以石濤為第一,吾與石谷,均有所未逮。未逮者何?亦妙悟也。
  藝術之作,重弦外之音,詩求言外之意,畫重神遊象外,故自來言得意而忘言,得兔而忘蹄,得魚而忘筌者,與禪宗之不立文字,得月忘指之意相同,實亦皆求悟也。
  蓋禪宗與藝,其道相通,皆重不背不觸,不著不捨,新因成果禪師有詩謂;「畫不詩禪徒畫匠,禪非詩畫不流暢,必也詩亦書畫禪,宗風今日誰能唱?」。實則皆「以禪為體」、「以藝為用」之理,亦可謂「禪與藝」乃相互而相成也。
  本論計十四章,論禪宗精神與中國藝術相成之理,以及禪宗精神與中國藝術之思想、修養、意境、創作四者相通之道,今爰述其綱要如下:
  第一章:首言禪之意義,次述禪之起源與正傳,復概括精述其禪法演變之脈絡。
  第二章:述惠能「核心禪法」,乃以「無念、無相、無住」為基,以「明心見性」為宗,以「頓悟成佛」為旨,以「不著亦不捨」為用。
  第三章:首論中國藝術之通性。次述中國詩歌藝術之特質,復述中國繪畫藝術之特性。
  第四章:言禪與詩之交會,起於藝林高僧之「以禪論詩」、「以詩宏禪」,以及藝林高士之「以禪論詩」、「以詩言禪」。
  第五章:述禪詩之分類。計分:禪法、禪理、禪機、參學、悟道、詠道、感懷、勸世、契妙、禪悅等十類。
  第六章:述禪詩之思想,重宏禪與悟法之相成,須明色空不二及句含禪機,而尤重不即不離。
  第七章:論禪詩之修養,首重斷諸煩惱,參求心悟,並培養空闊心境與神思,輔以遊歷山川與結交方外人士。
  第八章:言禪詩「淡」、「簡」、「空」、「逸」之崇高境界,並以例證。
  第九章:述禪詩之創作,重顯露禪機而不拘格律體裁,常承受自性之智慧,而以無相為體,以詞句為用。
  第十章:述禪與畫之融合,乃因禪門重視繪畫並以畫宏禪,加以著名畫家深契禪理,而以佛禪為繪畫之題材,並躬親參與佛像之繪製。
  第十一章:論禪畫之核心思想──「一畫」,並述「一畫」產生之條件,以及其精義、呈現、境界、修養、與效用,結尾則述獲得「一畫」之正確方法。
  第十二章:言禪畫之修養,在遊歷山川與飽讀詩書,須保任自性及品格,並重養氣與蒙養,與結交方外人士。
  第十三章:述禪畫之「靜」、「簡」、「空」、「雅」、「清」、「淡」、「寒」、「奇」、「雄」、「逸」等十種高卓之境界,並述其例證。
  第十四章:言禪畫技法之探討:首述其精熟技法之類型,與千變萬化技法之形成,次述其落筆之時機與「氣」之運用,及心手相應與破執之法,復述其新奇之構圖,暨落筆前之心境,以及禪畫技法之最高境界,結尾則述其題跋之重要內涵。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