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資料庫檢索
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檢索系統

論文編號 
論文名稱「林清玄現象」研究:以「菩提系列」為探討對象
研究生盧建名 
校院名稱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文化研究所 
學位別碩士 
指導教授陳俊榮
年度97
地區台灣
提要  「林清玄現象」是大眾/通俗文學的重要地標與文學出版史的寶貴資產,蘊含著豐富的意涵與深刻的意義有待理解。由於此現象的形成,導因於「菩提系列」的暢銷,本研究遂鎖定菩提十書的生產、傳播與消費,透過埃斯卡皮的文學社會學和布迪厄的文化社會學之理論觀點,試圖探究社會環境與結構,對作家生產、作品傳播與讀者消費的影響。意圖透過菩提十書暢銷緣由的追索,詮釋「林清玄現象」的意義,並藉由成功出版經驗的整理,開拓出版研究的視野。
  在生產方面,林清玄筆耕不輟的努力,將自身的創作顛峰推向較高的層次,文學價值生產體系所累積的象徵資本,亦為他建立出難以撼動的「雅形象」。此外,林氏更成功的尋得雅俗的銜接點,讓菁英品味與大眾性格同被納入消費隊伍,廣大的受眾基礎使「菩提系列」贏得了市場,也由於作家對文學的社會效益的堅持,「林清玄現象」現象實為文學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菩提系列」以簡明、通順的語言文字為表達媒介,作家刻意沖淡雅致的成份,這不僅是「菩提系列」的語言風格,更是林清玄此後書寫的發展基調。由於林氏自覺的以語言的「簡單化」與內涵的「透明化」,成就表情達意的「高效率」,這適應了多數讀者的文化準備,從而為作家贏得較大程度的購買支持。再者,菩提十書「由物見理」的敘事特徵,可達成林氏以文學「淑世」的創作理想,通過佛禪哲理與散文情思的融合,林清玄擴大了散文書寫的可能,亦在創作中證成了雅俗共賞境界。
  林清玄創作意識與九歌出版社營運理念的契合,讓此系列圖書的生產製作因而以「作家中心」為明顯特徵。在作家的主導下,菩提十書的製作呈現「內容優先」取向,這是「菩提系列」的成功模式。隨著菩提十書的產出,「林清玄主義」順而成形,致使林氏的創作呈現固定化傾向,從而限縮了其書寫視野,這不能不是作家與讀者的損失。出版商以書的本質表現,作為行銷效益唯一根源的行銷策略,讓九歌在促銷運作上顯得較被動而缺乏作為,但林清玄活躍於公眾社會的身影,令他成為自身最佳的宣傳員與推銷商,這是菩提十書暢銷與「林清玄現象」得以建立的重要因素。
  「菩提系列」出版時,暢銷排行榜對圖書銷售的助益,與社會變動所造成的社會集體需求,讓讀者確認並肯定此系列圖書的「符號價值」與「體驗價值」,「林清玄現象」因而獲得了廣泛的讀者支持與深度的情感認同;然而,作家的再婚,造成其創作與現實兩殊的巨大落差,致使讀者對其文學誠信產生質疑。隨著信任基礎的失落,作家不免遭到讀者消費意識的拒絕,在失去受眾的支持後,「林清玄現象」遂隨之淡化而終至消逝。

回條列式書目資料 重新查詢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