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解題

經名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
著譯者劉宋沮渠京聲譯. 西晉竺法護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彌勒上生經
《彌勒上生經》,全名為《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又名《觀彌勒上生經》、《彌勒上生經》、《上生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觀彌勒經》、《彌勒菩薩般涅槃經》,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為彌勒三部經之一、彌勒六部經之一(《觀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來時經》、《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彌勒下生成佛經》、《彌勒大成佛經》)。是彌勒經典中最晚譯出的作品,也是彌勒淨土信仰所依據的主要經典之一。本經內容主要在敘述彌勒菩薩命終往生兜率天、在兜率內院說法的情景、兜率天宮的殊勝、以及往生兜率天的修行十善念佛等方法,並以此念佛功德可超越九十六億劫生死之罪。本經敘述方式及內容與《觀無量壽經》相似。
本經分為序說、正說、結說,結構分明。
壹、序說:為本經前言,可分為通序及別序。
一、通序
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舉身放光照遍十方,光中化佛。與會者有諸大弟子及其眷屬、菩薩、天龍等,觀佛光明,皆悉雲集。世尊出廣長舌相演說諸陀羅尼。
二、別序
彌勒菩薩於座中,優波離起疑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彌勒)次當作佛。但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此人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貳、正說:為本經的詳細內容,可分為廣明兜率天宮的殊勝,往生的方法,及勸眾發願。
一、廣明兜率天宮的殊勝
(一)依報
兜率陀天上,諸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故,以天福力,造作宮殿及脫身上的旃檀摩尼寶冠供養彌勒,發願於兜率陀天受記,若實,寶冠化成供具。發願已寶冠即化成七寶而成的寶宮放大光明,光中有諸天寶女,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亦有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風吹樹動,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宮中有一大神,為彌勒造善法堂,寶珠,琉璃等無不具足,莊嚴國土中無不在演說妙法。並有寶幢、華德、香音、喜樂、正音聲等五大神演說諸法。
(二)正報:
彌勒先於波羅捺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生。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本生處,結跏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上至兜率陀天。時兜率陀天七寶臺內,師子床座,彌勒化生於蓮華上,結跏趺坐。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悉具足。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於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往生的方法
(一)修善念佛發願
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受八戒齌,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二)特勸彌勒淨土殊勝
生於蓮華上,結跏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汝當皈依,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如眾生等,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
(三)成佛授記
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薩記。
(四)執持名號以立行
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恆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若聞名稱,造立形像,香華衣服,繒蓋幢旛,禮拜繫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授記成佛。
三、勸眾發願
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
參、結說:為本經利益流通分。
一、諸眾發願
天人八部,今於佛前,發誠實誓願,於未來世,值遇彌勒,捨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世尊受記。汝等及未來世修福持戒,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為彌勒菩薩之所攝受。
二、明經名
經名《彌勒菩薩般涅槃》,亦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勸發菩提心》。
三、信受奉持
佛說是語時,他方來會十萬菩薩,得首楞嚴三昧。八萬億諸天,發菩提心。皆願隨從彌勒下生。佛說是語時,四部弟子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彌勒上生經
《彌勒下生經》,全名《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又名《觀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彌勒當來下生經》、《下生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本經是彌勒三部經之一、彌勒六部經之一。本經為四本異譯中,為最受重視的一部經。本經內容主要描述彌勒下生時,人間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彌勒佛在龍華三會中說法渡眾的盛況。
本經分為序說、正說、結說。
壹、序說:為本經前言,可分為通序及別序。
一、通序
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五百人俱。
二、別序
阿難啟問,佛告阿難彌勒出現國土豐樂弟子多少,善思念之,執在心懷。
貳、正說:介紹彌勒下生因緣
一、依報
將來久遠於此國界,當有城郭名曰雞頭。土地豐熟,人民織盛,街巷成行。並有龍王夜雨香澤。晝則清和。有羅剎鬼名曰葉華,所行順法,不違正教。每伺人民寢寐之後,除去穢惡諸不淨者。當時,閻浮提地極盡莊嚴。爾時有一法王出現,名曰儴佉,正法治化,七寶成就。鎮此閻浮地內,不以刀仗,自然靡伏。並有四大藏。自然應現,彼王以此寶藏之物惠施貧窮。
彼王有一大臣,名曰修梵摩。修梵摩有妻,名梵摩越。爾時彌勒菩薩於兜率天。觀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應從右脅生。如我今日右脅生無異。時修梵摩即與子立字。名曰彌勒。
二、正報
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身黃金色。爾時人壽極長。無有諸患。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五百歲然後出嫁。
三、成道
爾時彌勒在家未經幾時。便當出家學道。坐道樹名曰龍華,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大地震動,地神各各而相告曰,今彌勒已成佛道,其聲轉至聞四天王宮,轉聞徹於三十三天等諸天。
四、說法
爾時魔王名曰大將。將欲界無數人天。至彌勒佛所恭敬禮拜。彌勒聖尊與諸人天漸漸說法微妙之論。
五、龍華三會大眾得利
爾時彌勒見諸人民已發心歡喜,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集盡道。與諸天人廣分別其義。爾時座上八萬四千天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儴佉王聞彌勒已成佛道。便往至佛所,時彌勒佛與王說法。義理深邃。爾時大王復於異時立太子為王。賜剃頭師珍寶,復以雜寶與諸梵志。將八萬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盡成道果,得阿羅漢。是時修梵摩大長者、佛母梵摩越聞彌勒已成佛道,亦各領八萬四千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時彌勒菩薩率領徒眾到摩竭國毘提村中見大迦葉禪窟時得度,共九十六億人證阿羅漢,為初會。第二之會時,有九十四億人皆得阿羅漢。彌勒第三之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
六、心得解脫
爾時彌勒為諸弟子說十想法,當思惟1.無常之想2.樂有苦想3.計我無我想4.實有空想5.色變之想6.青瘀之想7.逢脹之想8.食不消想9.膿血想10.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為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
七、得遇龍華三會因緣
若此眾中釋迦文佛弟子,過去之時修於梵行、供養三寶、彈指之頃修於善本、行四等心、受持五戒三自歸法、起立寺廟、補治故寺、八關齌法、香華供養、聞法悲泣墮淚、專心聽法、復盡形壽善持禁戒、盡形壽善持梵行、書讀諷誦、復承事供養,皆可參與龍華三會。
參、結說:為本經利益分
一、結勸往生
爾時彼眾中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一垓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眾生皆是利根,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見彌勒佛,及三會聲聞眾,欲食自然粳米者,并著自然衣裳,身壞命終生天上者。
二、信受奉行
彼善男子善女人。當勤加精進。無得懈怠。亦當供養承事諸法師。名華擣香。種種供養。無令有失。如是阿難。當作是學。爾時阿難及諸大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本經的地位及特色:
一、中國彌勒信仰於晉時道安法師(314~385)首倡以來,逐漸盛行。初唐時在天台宗和法相宗高僧的推動與宣揚下,民間「彌勒佛出世」觀念的流傳,和武則天的提倡,不少僧尼信士或期生兜率,或願與「龍華三會」,或誦念彌勒佛名。隋唐造像記裡,也時常發現「龍華三會,願登上道」的語句。這一切都說明了隋唐彌勒信仰流行的情況。後來由於《阿彌陀經》的譯出,發願往生西方淨土者亦多,所以彌勒信仰已不如以前盛行,不過十九、二十世紀的民間宗教社團猶深受彌勒信仰的影響。
二、歷代對於彌勒佛的信仰,可分成二大類。其一係依《彌勒上生兜率天經》所說,而追求死後往生兜率淨土,以親聆彌勒菩薩說法;另一係依《彌勒下生經》所說,致力於累積善根,以等待彌勒菩薩降生、成道,等在龍華三會之中,蒙受彌勒法益。
三、韓國、日本的彌勒信仰也頗為盛行。
四、彌勒淨土變,展現彌勒淨土相狀之圖畫或雕刻,在中國佛教藝術上具有研究的價值。
五、由於彌勒信仰的普及,歷來關於彌勒的造像,多不勝數。
《彌勒上生經》的注疏有六種:
1.隋.沙門吉藏撰,《彌勒經遊意》,一卷,大藏第三十八冊。
2.新羅.釋元曉撰,《彌勒上生經宗要》,一卷,大藏第三十八冊。
3.唐.大慈恩寺窺基撰,《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二卷,大藏第三十八冊。
4. 唐.景興撰《彌勒三經疏》(上生、下生、成佛經),各一卷,大藏第三十八冊。
5.宋.守千集,《彌勒上生經瑞應鈔科》,科一卷,鈔二卷,共三卷,卍續藏第三十五冊。
6. 民國.太虛大師講;葦舫、清虛合記,《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要》見太虛大師全書十四冊。
《彌勒下生經》的傳譯四種:
1. 西晉.竺法護譯,《彌勒下生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據者研究,竺法護所譯的《彌勒下生經》早已散佚。現存之本經實即僧伽提婆所譯《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之別生經,而於唐代被誤為竺法護譯。
2. 失譯人名,《佛說彌勒來時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
3.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
4.唐.義淨三藏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大正藏第十四冊。
然本經之對告眾為阿難,其他異譯本則為舍利弗。本經自古以來頗為流行,梵本現存。另有西藏譯、于闐語本,及以回鶻文字所書寫之土耳其古語經等。其中,西藏本與義淨譯本相符。于闐語亦譯成德文,土耳其古語本之跋語謂其乃自印度語譯成都貨羅語,復由都貨羅語譯成突厥語。
《彌勒下生經》的注疏有三種:
1. 新羅.憬興撰,《彌勒下生經疏》,一卷,《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2. 日本.善珠述《彌勒下生經義疏》,一卷。
3. 作者不詳《彌勒下生經述贊》 一卷(不全),《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