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稻[草-早+干]經》,又稱《稻稈經》、《稻[草-早+干]經》,(梵)Arya-salistambha-nama-ma hayana-sutra,(藏)Hphags-pa sa-luhi ljan-ba shes-bya-ba theg-pa chen pohi chen-mdo。全一卷。為敦煌出土的版本,譯者不詳。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冊。本經的緣由是有一天,佛與弟子遊行,見田中有稻稈,佛即告訴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後由舍利子與彌勒菩薩之問答,宣說因緣有內外二種生法,從稻稈生長的緣起,由種生芽,由芽生葉等,喻十二因緣的生起次第。緣起法則是佛法最核心之處,亦是其他宗教所沒有的理論,本經主旨在闡釋如何正見緣起,為解說緣起法則意義非常透徹的經典。 |
本經的地位及特色: |
本經為解說緣起法則意義非常透徹的經典。 |
本經教義,契合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而於一切佛法俱能融會貫通,且道理甚明顯,精要透切,無何晦奧之處。 |
本經的梵本早已佚失但在西藏重要論典中:《中論注─淨明句論》、寂天菩薩《學集論》、《入菩提行論》中有諸多引用,可見本經之義理受到西藏論師的肯定。 |
本經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 |
壹、序說:說明緣起。 |
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諸菩薩摩訶薩俱。舍利子有一天向彌勒菩薩說:「今天佛陀看見稻稈,告諸比丘:『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說完即默然無言。」於是舍利弗就請示彌勒菩薩佛陀為何如此說,以「什麼是因緣?什麼是法?為何見因緣即能見法?為何見法即能見佛?」來說明緣起正見。 |
貳、正說:彌勒菩薩先義釋因緣、法、佛,再以性相觀因緣、觀法、觀佛,最後以事相觀因緣、觀法、觀佛 |
一、義釋因緣、法、佛 |
(一)什麼是因緣:以流轉及還滅說明十二因緣 |
1. 流轉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歎苦憂惱而得生起。 |
2. 還滅門: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歎苦憂惱得滅。 |
(二)什麼是法:即八聖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是八聖道;果,及涅槃。 |
(三)什麼是佛:知一切法者,名之為佛。以彼慧眼及法身,能見作菩提、學、無學法故。 |
二、性相觀因緣、觀法、觀佛:有緣起正見即是見法,唯有見法,當下即能見佛。 |
(一)如何見因緣:見其常、無壽、離壽、如實性、無錯謬性、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障礙、無境界、寂靜、無畏、無侵奪、不寂靜相者等十五種。 |
(二)如何觀法:見因緣等十五種特性的即見法。 |
(三)如何觀佛:見因緣得正智,能悟勝法,以無上法身而見於佛。 |
三、事相觀因緣、觀法、觀佛: |
(一)觀因緣:以因相應、緣相應其二種而得生起。以「外因緣」及「內因緣」二方面來看。 |
1. 外因緣:依報世間的因緣,如種豆,抽芽,芽生葉、莖、花、果等階段。 |
(1) 流轉門:因相應及緣相應和合而得生起。 |
A. 因相應:說明種子抽芽、生葉至結果等。 |
B. 緣相應:地、水、火、風、空、時等外六界,若無此眾緣,種則不能而生於芽等。 |
(2) 還滅門:觀法的五種特相: |
A. 不常:為芽與種,各別異故。彼芽非種:非種壞時而芽得生,亦非不滅而得生起;種壞之時而芽得生。 |
B. 不斷:非過去種壞而生於芽,亦非不滅而得生起。種子亦壞,當爾之時,如秤高下而芽得生。 |
C. 不移:芽與種別,芽非種故。 |
D. 從於小因而生大果:從小種子而生大果。 |
E. 與彼相似:如所植種,生彼果故。 |
2. 內因緣:有情眾生的因緣。 |
(1) 流轉門:因相應及緣相應和合而得生起 |
A. 因相應: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等十二因緣。有無明故,於諸境界起貪、瞋、癡。於諸境界起貪、瞋、癡者,此是無明緣行;而於諸事能了別者,名之為識;與識俱生四取蘊者,此是名色;依名色諸根,名為六入;……生已,諸蘊成熟及滅壞者,此則名為生緣老死等十二支法,互相為因,互相為緣。有其無明、愛、業、識四支,能攝十二因緣,業及煩惱(無明),能生種子之識;業則能作種子識田;愛則能潤種子之識;無明能殖種子之識。有此眾緣,不斷流轉。 |
B. 緣相應:與地、水、火、風、空、識等內六界和合而得生起,無此眾緣,身則不生。 |
(2) 還滅門:觀法的五種特相:不常、不斷、不移、從於小因而生大果、與彼相似。 |
A. 不常:彼後滅蘊,與彼生分各異,為後滅蘊非生分故;彼後滅蘊亦滅,生分亦得現故。 |
B. 不斷:非依後滅蘊滅壞之時,生分得有,亦非不滅;彼後滅蘊亦滅,當爾之時,生分之蘊,如秤高下而得生故。 |
C. 不移:為諸有情,從非眾同分處,能生眾同分處故。 |
D. 從於小因而生大果:作於小業,感大異熟。 |
E. 與彼相似:如所作因,感彼果故。 |
(二)觀法:能以正智常觀如來所說因緣之法,能除三世之迷捨諸見,證得無 |
生無滅之法。 |
(三)觀佛:人具足如是無生法忍,善能了別此因緣法者,即能即受記作佛。 |
參:結說:信受奉行 |
彌勒菩薩摩訶薩說是語已,舍利子及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犍闥婆等,信受奉行。 |
本經的傳譯如下: |
一、漢譯:有五種漢譯本,從吳支謙(220-253)首譯,迄宋為止,前後歷時約 750 年。本經是以敦煌本為主。 |
1. 吳.支謙譯《了本生死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一卷,近二千字,為舍利弗為比丘說。 |
2. 東晉.闕譯《佛說稻芋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一卷,二千餘字。 |
3. 唐.不空譯《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廾 + 幹)喻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一卷,二千餘字。 |
4. 宋.施護譯《大乘舍黎娑擔摩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一卷,二千餘字。與《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廾 + 幹)喻經》相似。 |
5. 失譯《佛說大乘稻芉經》(即敦煌本),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一卷,四千餘字。本來沒有入藏,本經以敦煌出土的版本為主,加上法成《大乘稻稈經隨聽疏》一起在上海刊行,後來才以敦煌出土的大英博物館本編入《大正藏》。 |
二、梵本:梵本目前已佚。西元1912年Poussin以西藏本為基礎,從梵本《集菩薩學論》、《菩提行經註》、《中論疏》等抽出適當的梵文加以輯補,而製作成復原梵本。1950年,又有SAstrI依五種漢譯本而成梵本。 |
本經的注釋有漢;釋及藏釋 |
一、漢釋 |
1. 唐.法成集《大乘稻芋經隨聽疏》,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民國七年起,江味農居士歷經二年,於殘亂卷帙中輯成。依日本學者芳村修基(西元1956年)推定,本疏乃依蓮華戒之《廣釋》而成者。 |
2. 佚名《大乘稻芉經隨聽疏決》,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文不長。可能是法成所作。 |
3. 民國.太虛講《佛說大乘稻稈經講記》,收於《太虛大師全書》第一冊。 |
二、藏釋:入西藏大藏經的有下 |
1. 蓮華戒《聖稻芉經廣釋》。 |
2. 龍樹《大乘稻芉經頌釋》,日本學者大南龍昇(西元1967)推定雖題名「龍樹」,但可能是後人假託之作。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