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現觀莊嚴論解題

論名現觀莊嚴論
著譯者彌勒菩薩造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現觀莊嚴論》,梵文Abhisamayâlakāra-śāstra,全名為《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優波提舍論》,梵文Abhisamayālamkāra nāma prajnāpāramitopadeśa śāstra,又名《般若經論現觀莊嚴頌》,《般若波羅密多要訣現觀莊嚴論頌》,相傳為彌勒菩薩所造,由無著傳出。「現觀」意為契合或融合,指能觀的智與所觀的真實性契合,即現證或親證的意思。以「莊嚴」的文體(用頌解釋義理),如實開示真理。本論總攝《大品般若經》的網要,共有八品二百七十四頌,主要內容為敘述三智及八事七十義,以頌論述大乘行者從修行至成佛的全部過程。本論在藏傳佛教中相當受到重視,收錄《西藏大藏經》的丹珠爾內。但可能在印度因流行比較遲,故未傳入中國,故並無入北傳的藏經內,直到近代才有漢譯本但並不完整。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論從十三世紀初佛教在印度衰落為止,四百年期間於印度流行就受到學人的重視廣為盛傳,在印度佛學晚期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本論傳入藏地也很早,傳說在九世紀之初,為西藏佛教各派所必須學習之要典,而各派學者亦各有注書。
三、格魯派將它列為獲得格西學位必修的五部大論之一,需要以五年時間來學習。
四、本論融合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見解,為順瑜伽行中觀派的先聲。在印度及西藏皆受到重視。
五、本論以整齊條理解釋般若全經的內涵,明白地指出大乘修行的全程。
六、本論用般若性空的說法,宗喀巴以本論和月稱一系的見解即應成派相通,並明指只有本論顯示經中修證之道。
本論的大意:
本論共八品二七二頌,是如何修行成佛的全部過程。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第一品前頌文可為序說;中為為正說,可分為境、行、果三部份;最後結說三頌。
壹、序說:一切相智品第一,前頌文為敬禮一切諸佛菩薩,及本論的大意。
一、為何造論:第一頌及第二頌
求寂聲聞由遍智 引導令趣最寂滅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眾母我敬禮
二、八句義,總括本論綱領:第三頌及第四頌
大師於此說 一切相智道 非餘所能領 於十法行性
經義住正念 具慧者能見 為令易解故 是造論所為
三、宣說般若經總義的條目:共十五頌
 般若波羅密 以八事正說 遍相智道智 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現觀 至頂及漸次 剎那證菩提 及法身為八
 發心與教授 四種決擇分 正行之所依 謂法界自性
 諸所緣所為 甲鎧趣入事 資糧及出生 是佛遍相智
 令其隱闇等 弟子麟喻道 此及他功德 大勝利見道
 作用及勝解 贊事並稱揚 回向與隨喜 無上作意等
 引發最清淨 是名為修道 諸聰智菩薩 如是說道智
 智不住諸有 悲不滯涅槃 非方便則遠 方便即非遙
 所治能治品 加行平等性 聲聞等見道 一切智如是
 行相諸加行 德失及性相 順解脫決擇 有學不退眾
 有寂靜平等 無上清淨剎 滿證一切相 此具善方便
 此相及增長 堅穩心遍住 見道修道中 各有四分別
 四種能對治 無間三摩地 並諸邪執著 是為頂現觀
 漸次現觀中 有十三種法 剎那證菩提 由相分四種
 自性圓滿報 如是餘化身 法身並事業 四相正宣說
貳、正說:
一、境:佛智的全體內容,共分三類︰(1)一切種智,(2)道相智 (3)一切智。即為修行的最後目標,也就是所謂境。
一切相智品第一,共七十三頌,除前序言外,係依二十二發心、十教授體性、依四分別決擇支、行無行究竟、所緣及行相、分別對治、攝持、所作、菩薩九地及佛果十地資糧、成辨等,證入佛果之次第,說明佛之一切相智性。
道相智品第二,共三十一頌,說明道智之所依、二乘菩薩及佛境界之差別、聲聞緣覺之道、菩薩之見道修道等。
一切智品第三,共十六頌,說明聲聞獨覺之取相、佛母之遠近、有所得及無所得之所對治能對治、菩薩加行、所觀之見道等。
二、行:為了達到佛智的方法,即四種現觀︰(1)一切種現觀,即對三類智全體的、總的看法 (2)頂現觀,即由一門深入的看法(3)漸次現觀,即有次第的觀法;(4)一剎那現觀,觀究竟──頓現觀,這就是行的方面。
現證一切相品第四,共六十三頌,說明順解脫分之善根生起、勝加行諸行相、順決擇分之過程等,示攝一切之相與道,修第三的一切智性之一切相現等覺。
頂現觀品第五,共四十二頌,說明四善根自性之表相、增進、確實,及心安住、能、所執之二種分別、所對治能對治、無間三摩地等,以示由勝進道殊勝邊際所證之頂現觀。
漸次現觀品第六,一頌,說明六波羅蜜多、六隨念,及一切法無性自性覺等十三品性之次第現觀並其因。
一剎那現觀品第七,共五頌,示說由一切法非異無漏之一剎那相等之四差別相,一剎那現起所證之法。
三、果:就是證得法身,叫法身現觀。
法身品第八,共四十頌。前三十七頌:四身即分別法身、自性身、受用身及化身,五智即法界智、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三、結說:本論結語
法身品第八,最後三頌:
 相及彼加行 彼極彼漸次 彼竟彼異熟 餘六種略義
 初境有三種 因四加行性 法身事業果 餘三種略義
 謹依先覺論 摘譯少分義 歸命慈氏尊 加持成佛事
本論的傳譯如下:
本論為彌勒菩薩著有五部論典之一,傳說是無著對《般若經》內容次第不甚了解,有許多疑難,無法貫通,就去請教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為講說此論。但有些學者主張此五論是無著所作,另外還有一些學者主張﹕作「慈氏五論」的彌勒,不是天上的菩薩,而是無著人間的老師。
在在西藏史料記載的無著與世親的註疏目前均已佚失,本論的梵本已於1929年經謝爾巴茨基和奧貝米勒校訂合藏文譯本印行,又 1954年,校刊附梵藏索引本。
最早將此論漢譯的人為近代法尊法師,但只有摘譯。
本論的註疏:
在西藏大藏經中保存下來最早的一部論釋,是六、七世紀聖解脫軍所作。在解脫軍之後,弘揚此論的著名學者為師子賢,他曾為此論造了五部註疏,《西藏大藏經》保存了其中四部。其中以《現觀論明義釋》言簡意賅,最受西藏學者歡迎。在四、五百年,本論相繼弘傳,相關的論釋與註疏先後問世,數量達廿一部之多。宗喀巴並著《現觀莊嚴論金鬘疏》在的序文裏,宗喀巴對這廿一部藏譯的《現觀論》註疏,也概略作了一個通盤的說明,其中包含註疏的詳細分類與真偽之辨的考察。本論在藏地的註述不絕,至十七、八世紀妙音笑金剛之時,已近百種之多並作註解《寶燈論》(一稱《八品論》和《七十義論》)。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