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六十二期 106年6月

中國圖書發展簡史

吳哲夫 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李中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兼任講師


【摘要】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就樂於追求文明的開創與知識的傳承,所以讀書人眾多,這不但促成紙張的發明,也引導印刷術的出現。又由於歷代政府大多以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員,許多青年才俊為了實現人生理想,大多致力於此,圖書需求量因此而增加,快速生產書籍的方法也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促使雕版印刷技術的提升,活字版、套色、餖版、拱花等印刷方法也相繼產生,中國的書籍形式於是跟著演進。在此便藉由這篇短文,簡述中國圖書的發展,以期讀者對中國書籍的演變有初步的認識。

關鍵詞:圖書;古籍;印刷術


一、從口語相傳到文字的發明

  人類是種非常特別的動物,不但能夠進行複雜的思考,也相當注重知識的傳承,而人與人之間為了相互溝通並學習彼此的知識與經驗,於是創造了語言。語言的產生,絕對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重大突破。在文字尚未發明之前,人類憑著記憶力,將自己的想法、經驗及故事等,透過口傳的方式,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許多流傳於世的美麗神話,就是如此保存下來的。

  然而,人類的記憶力並不可靠,所以光有語言,還不足以幫助人類記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因此,老祖先們又發明了許多輔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結繩記事。

  不過結繩仍有其侷限性,所以人們也在石壁、樹皮、木塊、獸骨等容易取得的材料上繪畫,藉此來記錄所見所聞或抒發情感。漸漸地,複雜的圖畫被簡化成各種線條的組合,形成各式符號,而且結合了語言,每個符號擁有了固定的意義,這便是所謂的文字。自從文字發明以後,人類的思想可以完整而精確地記錄下來,信息也更容易傳布。而文字的發明,也為書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現存最早的文字系統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是現存最早的中國文字。甲骨文大約是西元前十四世紀至前十一世紀商朝末年的文字,其主要材料為龜的腹甲及牛的肩胛骨,內容則多為貞卜文字,所以又稱為「卜辭」。商朝的統治階級非常迷信,無論是祭祀、征伐、天象、收成、瘟疫等國家大事,或是田獵、出遊、婦女生產等私人之事,都要利用占卜來求問鬼神。占卜時,首先在動物甲骨的背面鑽出數個凹洞,然後在這些凹洞上加熱,甲骨受熱後會在表面形成龜裂,這些裂紋就稱為「兆」,巫祝再藉由兆象來判斷吉凶,並將占卜所得刻在甲骨上,待欲辦理的事情結束之後,再把最後的結果一併刻上去,以確認占卜是否靈驗。

  現今出土的甲骨版片,上頭的文字大多是刻上去的,但少數也有用寫的,可知當時的人們應是先行書寫,再根據筆墨的痕跡刻劃。由於甲骨文的字形相當成熟,文字系統也非常完整,所以它肯定不是中國最原始的文字,但礙於考古所得,只能期待未來還有新的發現。

三、最早的書籍形式

  甲骨版片是否屬於書籍呢?在出土的甲骨版片中,有些在角落處鑽有小孔,可能是用來穿繩串連,以利收藏,但其記載的內容相較於後世作為思想信息傳布的書籍而言,卻有著明顯的差異。雖然如此,甲骨版片依然具備了書籍的雛形。

  那麼,甲骨文這套文字系統,除了作為貞卜文字之外,當時的人們是否也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呢?又是否會用它來寫下心中的想法,並製作成書籍呢?因為目前沒有出土文物可以佐證,所以這些問題尚無明確的答案。但是甲骨文中有個字作「」,這個字像是用繩子將數根竹簡編連起來,它就是今日的「冊」字,即中國最早的書籍形式。又有另一個字作「」,此字如同雙手恭敬地捧著「冊」,它是今日的「典」字。由此可以證明,簡冊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然而,如今所出土的簡冊,則都是戰國時期以後的了。

  簡冊大多是以狹長形的竹片製成,稱為「竹簡」;少數也有用木片製成的,稱為「木簡」。竹片與木片在使用之前,必須先用火烘烤,目的在於去除水分,而經烘烤的竹簡,會褪去表面的青色油脂,所以這道程序就稱為「殺青」;烘烤的過程中,竹木簡裡的水分會逐漸滲出,如同冒汗一般,所以人們又稱簡片為「汗簡」。經過殺青的簡片,不但可以防止蟲蠹,書寫時也更易於著墨。

  書寫時,人們會以一手抓取簡片,一手執筆由上到下書寫,這也是造成中國文字直書習慣的原因。寫完的簡片若散亂放置,除了會造成前後文順序錯亂之外,也不易於收藏。所以,人們會用繩子將同一篇文章的簡片,依次由右到左繫在一起,並以最末簡為軸心,由左向右捲起收藏,故中國古代習慣以「篇」、「卷」作為文章的單位。這種編連成捆的簡片就稱為「簡冊」,此乃中國最早的圖書形式。(見圖1)至於用來綑綁簡片的繩子,材質通常是皮革、麻繩、絲繩等。《史記.孔子世家》就記載了孔子晚年喜歡閱讀《周易》,用來編連竹簡的皮繩因無法承受多次翻捲,所以曾斷了三次。


圖1:簡冊

  不過簡冊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笨重而不便攜帶,所以古代的中國人也用縑、帛等絲織品來書寫,稱為「縑書」、「帛書」。縑帛的特點是質地細緻而易於書寫,輕柔而利於攜帶,所以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因為縑帛柔軟,不容易像簡冊那樣收捲,所以人們就在整幅縑帛的最後放上一根細細的木棒,並以木棒為中心,由左向右捲起。這根木棒就稱為「軸」,而這種書籍形式就稱為「卷軸」。(見圖2)比較講究的人甚至會用金玉、象牙、珊瑚等名貴的材料來取代木棒。但是縑帛相當昂貴,一般人難以負擔得起,所以簡冊並沒有被縑帛取代,而是二者同時並行於世。


圖2:卷軸

  除了上述的竹木簡及縑帛之外,裁切成方形並經刨削的木板也常被用來書寫,稱之為「木牘」。木牘通常作為書信的書寫材料,鮮少用來串成書籍。而木牘大多有固定的規格,常見的為一尺見方,若以秦尺為基準,換算成現代的單位約為23公分左右,所以人們又將書信稱為「尺牘」。

  簡冊及卷軸都是中國最早的圖書形式,而木牘也是常見的書寫工具。它們在紙張還未發明以前,都曾經被廣泛地使用,前後可能長達兩千年之久,甚至到了紙張發明的初期,這些書寫材料還是沒有被完全取代,直到紙張經過改良,質地變得細密,價格也更為低廉以後,它們才逐漸淡出傳遞知識及信息的舞臺。

四、紙張的發明

  紙張的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從前的書籍都是用竹簡編連而成的,而稱縑帛為紙。縑帛相當昂貴,竹簡又很重,對人們來說都很不方便。蔡倫於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利用樹皮、麻頭、破布及魚網等材料,製造了紙張。漢和帝元興元年(105),蔡倫將紙張獻給皇帝,皇帝相當讚賞他的才能。從此之後,沒有不用紙來書寫的人,所以大家都稱紙為「蔡侯紙」。世人便以這段記載,認定紙是由蔡倫所發明的。

  事實上,早在蔡倫之前就已經有紙了。1957年,考古人員在陝西西安灞橋的漢朝古墓中,發現了由植物纖維所製成的古紙殘片,其年代不會晚於漢武帝;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顏村的西漢遺址中,也發現了幾許殘紙。由此可知,蔡倫並非紙張的發明者。然而,在蔡倫之前,造紙的技術尚未發達,紙張可能極為粗糙而不利於書寫,造價或許也不便宜,所以並不普及。蔡倫運用自己的智慧,對紙張進行改良,提升了造紙技術,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並將自己製作的成品進獻給皇帝,使紙張得以迅速推廣。因此,蔡倫在造紙方面的貢獻,實在是功不可沒。

  蔡倫所改良的紙張,不僅質地細緻,價格也相當便宜,兼具了簡牘及縑帛的優點,所以很受大眾的喜愛,不但成了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也成為製作書籍的材料。

五、印刷術的發明與演進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書籍的傳播大多是以抄寫的方式完成的;尤其在紙張發明之後,便有大量的手抄書籍出現。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甚至將抄寫書籍視為讀書人求取學問的必要工夫。然而,抄寫書籍仍然存在著許多不便。若是面對一部卷帙浩繁的圖書,往往需要數月或數年的時間方能抄寫得完,不但費時,也相當費力。再者,人們即便再怎麼仔細,也總會有抄錯字的時候,導致同樣的書,卻有著不同的內容。輕微者,只是字句略有差異;嚴重的,則是文義大相逕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聰明的老祖先便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文化史上長足的進展。自此以後,書籍得以快速生產,使思想可以廣為傳播,知識也更加普及。印刷技術也從最早的雕版印刷不斷地發展,又演變為活字印刷術及套色印刷術等,而促成印刷術發明的條件,則與中國的印章、石刻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一)印章及石刻對印刷術的影響

  中國在世界諸多文明中,之所以能率先發明印刷術,與使用印章的文化有很大的關係。杜佑《通典》卷六十三說:夏、商、周三代規定,臣子以金或玉作為印章的材料。這句話說明早在夏、商、周三代,印章就已經普遍受到使用了;而當時所謂的「金印」,大多是指「銅印」。若根據考古資料來看,中國最早的印章也可以追溯至商朝,而迄今出土的文物中,也包含了大量戰國時代的銅印。

  印章在中國的文化中,具有表徵身分地位的意義。所以,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庶民,都有佩戴並使用印章的習慣。不同階級的印章形制,也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漢朝太子及諸王所佩戴的印章,依規定必須以黃金鑄成,並配合龜形的印紐,所以,在中國文化中,便以「金龜婿」作為社會地位崇高之夫婿的代稱。在紙張尚未發明以前,人們以特殊的黏土作為鈐蓋印章的材料,這種黏土乾了之後就會變得堅硬,所以人們大多用它來密封信件,防止信件發送的過程中遭人窺閱。這種鈐上印文的黏土,就稱為「封泥」。直到紙張出現後,人們才開始將印章沾上顏料並鈐蓋於紙上。印章除了可以代表身分地位外,中國人認為也可以用來避邪或驅趕猛獸。晉朝道士葛洪於《抱朴子.登涉》中提到了,古代道士會用棗心木刻符印,又有「黃神越章之印」,上刻有一百二十個字,入山者都會佩戴這種印章來防止虎狼的攻擊。棗心木是後世經常用來刻書的材料,而一方印章刻上一百二十個字,等於是一篇短文的字數了,如果這樣的印章確實存在,那就已經具備了雕版印刷的雛形了。

  除了印章文化之外,石刻文化也是促成印刷術發明的原因之一。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在石頭上刻上紀念性的文字,刻在石壁上的稱為「摩崖」,刻在方形石塊上的稱為「碑」,刻在圓形石柱體上的則稱為「碣」。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中央政府甚至將儒家經典刻於石碑上,並立於洛陽太學門外,作為經文的標準本,供儒生核對自己所抄寫的經文是否正確,史稱《熹平石經》,此後許多帝王也都刻有石經。後來人們利用紙墨,配合鈐蓋印章的概念,將石碑上的文字拓印下來,這種技術就稱為「拓碑」。拓碑技術出現於何時,如今已難以確知,然而《隋書.經籍志》記載了隋朝的皇家圖書館中有「傳拓之本」的收藏,由此可知,拓碑技術必定發明於隋朝以前。中國長久以來使用紙張、筆墨、印章的經驗,並擁有拓碑的技術,這些都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雕版印刷術

  中國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雕版印刷術,如今已難以得知。若從現存文獻來看,明確記載有刊刻時間的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王玠所刊印的《金剛經》。這件印刷品發現於敦煌,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其刊刻及印刷的技術相當成熟,必然是經過長時間的技術改良,才有如此的成果。1966年,在韓國慶州的佛國寺發現了《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近代學者大多認為此本大約刻於八世紀初期的洛陽,也就是唐武周統治的末期,後來輾轉流傳到新羅。現在的韓國慶州,正是古代新羅王國的首都。此外,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也保存有《百萬塔陀羅尼經》,據傳是日本皇室於寶龜元年(770)所刊印的書籍。日本長久以來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在隋唐時還經常派遣使節至中國學習新知,所以印刷術在唐朝就已經傳播到日本,也是必然的結果。雖然雕版印刷術發明的確切時間已難以考知,但藉由尚存於世的古代印刷品,可以推測在唐武周以前就開始使用了,其發明的年代或許還要更早。

  唐朝末年,雕版印刷已愈漸發達,五代的中央政府則首次用此技術來刷印儒家經典。到了北宋,印刷書籍更成為傳播知識的主要媒介,除了官府刻書及私家刻書之外,更出現以刻書為業的商家。圖書的快速生產與大量發行,促成教育普及化,這樣的光景,在宋朝以前的中國是前所未見的。自此以後,印刷技術不斷改良,日新月異。

(三)活字印刷術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時代,朝代經常更迭,政局動盪不安,到了宋朝天下統一之後,才結束這種紛亂的局面。北宋初期,由於政治安定,促使經濟繁榮,人民知識水平提高,文化藝術也擁有很高的成就,這為印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雕版印刷技術於是達到了顛峰。不久之後,人們就發現傳統的雕版印刷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每刻一部書,都必須逐字抄寫上版,再由刻工逐字雕刻,往往需要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而且印刷完成後,原有的版片也不能移作他書使用。為了改善這個缺點,有人便將每個文字製成數個單獨的個體,如同小印章一般,並按照所要印刷的書籍內容,逐字排列上版刷印。如此一來,刻製的文字便可以重複使用,這就是所謂的活字印刷術。

  根據宋人沈括《夢溪筆談.技藝》記載,活字印刷是北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由畢昇所發明的,沈括還詳細說明了畢昇刻製活字、排版、刷印的過程。畢昇的活字是由膠泥所製成的,此後又發展出木活字及金屬活字。而明清兩代則將活字技術推向高峰,如清雍正四年(1726)用銅活字印刷的《古今圖書集成》,乾隆四十年(1775)以木活字印刷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都是精美的活字印刷品。

(四)套色印刷術

  古人抄書,經常用墨色抄寫正文,並以朱色謄錄注解、句讀或加以評語,如此既美觀又實用。印刷術雖然方便,卻是缺乏此一功能,不如多色抄本來得一目瞭然。不過聰明的人們總是會想到改善的方法,於是有套色印刷術的發明。

  套色印刷剛開始發展時,是將同一塊書版分次上色,並刷印在同一張紙上,形成雙色的效果。如臺北國家圖書館藏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中興路資福寺刊印釋思聰注解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使用同版刷印兩色的技法印成,此本也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刷品。後來人們更進一步,將每種顏色都刻成各自獨立的版片,若一紙書頁上需要朱、墨二色,便將朱色及墨色部分各別刻成書版,再分次刷印在同一張紙上。這種印刷方法,在作業上講求高度精密,除了每塊版片要大小完全吻合,刷印工人也必須擁有高超的技巧。

  套色印刷起初只有兩色,後來逐漸發展成四色、五色、六色。明朝中葉的印刷事業相當興盛,人們為了追求書籍精美,所以套色印刷非常盛行,當時的閔齊伋、凌濛初、茅元儀等人,都曾使用這項技術出版了許多書籍。後來,套色印刷又發展成餖版,用來印刷版畫。所謂餖版,是將圖畫上所需的每一種顏色,分別雕成大小形狀不一的版片,印刷時,逐一將每塊版片塗上顏料並刷印上紙,藉此拼湊成一幅圖畫。因為堆砌上色的過程有如餖飣,所以稱為「餖版」。餖飣就是堆疊食物的意思。明天啟七年(1627)時,胡正言就是以套色印刷術印製了《十竹齋畫譜》,作為學畫者的參考書;他後來又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摻合餖版及拱花的技術,印製了《十竹齋箋譜》。所謂拱花,是將紙夾在凹凸的版片中間,並施加壓力,造成紙張凸起的立體效果。善於使用餖版及拱花的巧匠,甚至可以運用顏料的濃淡深淺,做出如同水墨畫般的暈染效果,使畫面色彩豐富、層次分明。所以,這種印刷品廣受大眾的喜愛,可謂傳統工藝的極致表現。這樣的印刷技巧,直到十九世紀才被西方引進的石印、珂羅版等技術所取代。

六、古代書籍的裝幀形式

(一)簡冊及卷軸

  在紙張發明之前,以竹木簡製成的簡冊及縑帛製成的卷軸,是中國主要的書籍形式。紙張發明以後,人們也會將紙張製作成卷軸形式的書籍,大約到了唐末五代冊葉形式的書籍出現後,才逐漸被取代。關於簡冊及卷軸的裝訂方法,前文已略作說明,在此便不再贅述。

(二)葉子

  卷軸雖然方便收藏,但長長的篇卷不利於快速檢索資料。所以,人們便將紙張裁成適當的大小,寫完後就一張張地疊起,在上下加上木版,並用繩子綑綁固定,這種書籍形式就稱為「葉子」。葉子是受到南北朝以來印度貝葉經大量傳入中原的影響,大約盛行於隋唐。貝葉是「貝多羅樹樹葉」的簡稱,古代的印度人將這種葉子裁成長方形,並用來抄寫佛經,待貝葉累積至一定程度後,便於上下夾以木版,再用繩子綑束。因為受到貝葉影響的關係,所以古代中國習慣用「葉」字來作為書本張數的單位,直到近代才改用「頁」字。(見圖3)


圖3:葉子

(三)經摺裝

  因為葉子的前後紙張不相連,一旦散亂,就得重新編排,若是因此而散失,圖書的內容就不完整了。所以,人們又按照文章的次序,將每張書紙黏接成一長幅,再以一反一正的方式將長幅摺疊成長方形,最後在這疊紙的首尾黏上厚紙或木板,這就是所謂的「經摺裝」。經摺裝大約流行於唐末五代,如今許多佛經的出版品,都還是沿用這樣的裝幀方法。(見圖4)


圖4:經摺裝

(四)旋風裝(龍鱗裝)

  經摺裝是由一長幅摺疊而成的,所以很容易散開來,為了改善這個缺點,人們便以經摺裝為基礎,再利用一大張紙,一半黏貼於經摺裝的首頁,並將這張紙繞過整疊書籍的右側,再把紙的另一半黏貼在最末頁。如此一來,書籍的首尾由一張紙相連,就不會散開了。這樣的書籍,可以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並往復循環地再翻回第一頁,所以稱為旋風裝。(見圖5)


圖5:旋風裝

  關於旋風裝的裝幀形式,又有另一種說法。或說旋風裝是以一張厚長紙為底紙,書紙則是層層相疊,且最末紙最長,由上漸次遞減;裝潢時對齊書紙的右側,逐張浮貼於底紙上,收捲起來則如同卷軸之外觀。又或者每張書紙大小相同,並以等距錯置,逐頁浮貼於底紙上。由於這種裝幀方法使每張書紙的左側末端外露,因而方便快速翻閱以檢索資料。而書紙層層排列如鱗片一般,所以又稱為龍鱗裝。(見圖6)


圖6:旋風裝(龍鱗裝)

(五)蝴蝶裝

  由於經摺裝的摺口處容易斷裂,為了解決這個困擾,有人就把經摺裝右側的摺口全都黏合起來,並用紙張或絲織品包覆,如此即便左側的摺口斷裂,也不會造成書頁散開,這就是蝴蝶裝最早的雛形。後來的人們經由這種啟示,便跳脫書籍必須是長幅的思維,而改將書籍裝訂成冊頁的形式。大約在唐末至五代初期,人們開始將印刷完成的書頁,逐頁向內對摺,使文字在內,空白處在外;摺好的書紙依次堆疊至一定厚度後,便用一張紙黏合整疊書紙的摺口處,並加以包覆,最後再加上以厚紙或絲織品所製成的封皮。閱讀這種形式的書籍時,翻開書頁的兩端,其形貌就如同蝴蝶展翅一樣,所以稱為「蝴蝶裝」。宋元時期所出版的書籍,大多就是採用這種裝幀方式。(見圖7)


圖7:蝴蝶裝

(六)包背裝

  因為蝴蝶裝是將文字的一面向內摺,所以翻頁時,會呈現一面有文字,一面空白的情形;也就是說,必須連翻兩頁才能繼續閱讀。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人們便改變原本的對摺方式,改為文字在外,空白面在內,並沿用蝴蝶裝的黏合方式,只是黏合處變成書紙的兩端,而非摺口處,這就稱為「包背裝」。這樣的書籍,翻頁時每頁都是文字,就不會影響閱讀了。為了使書本更加牢固,人們還會在書頁欄框外穿孔,並用紙捻加以固定,再行黏合書頁,最後覆以首尾相連的封皮,如此將紙捻包覆於內,不使其外露,既穩固又美觀。這種裝幀方法在明朝初期至中葉成為主流。(見圖8)


圖8:包背裝

(七)線裝

  線裝基本上承襲了包背裝,但與包背裝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再採用首尾相連的封皮。線裝書的裝訂方法是,先將書背裁切整齊,並於書的最前與最後各自覆上一張封皮,再進行穿孔,最後以針線縫牢。常見的形式為四針眼裝訂法,若是開本較大、頁數較多的書籍,則會採取六針眼或八針眼,使書籍更為牢固。由於線裝書的書背並沒有封皮包覆,所以書角容易磨損,為了避免這種情形,裝訂時常會用綾布來包覆書角,這就稱為「包角」。線裝的裝幀形式大約從明朝中葉開始使用,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才逐漸被歐美平裝、精裝等裝訂方法所取代。但線裝並沒有因此而消失,許多公務機關或私人行號,都還是習慣以這種方法來裝訂文書,直到近年來文書電子化以後,線裝才漸漸地不再使用。(見圖9)


圖9:線裝

七、結語

  長久以來,圖書在傳播知識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倘若沒有圖書,不但人類的經驗難以傳承,文明知識也難以發展。華夏民族之所以能擁有眾多的人口、廣大的版圖,並建立歷時久長的國家,這與重視知識的追求與傳承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作為知識傳播的媒體──紙張及印刷術等,才得以相繼出現。紙張及印刷術不僅是中國古代科技的產物,更是文化史上的重大發明,它們也先後傳布到西方世界,對人類文明的開展有著偉大的貢獻,影響極為深遠。

圖片說明
3及圖6引用自陳正宏、梁穎編《古籍印本鑒定概說》(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其餘圖片引用自吳哲夫著《書的歷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

    附錄:中國圖書形制演進簡表
圖書制度使用材料裝幀方式傳布方法流行時間
簡冊竹、木韋編
絲編
抄寫上古至東晉(西元前四世紀以前)
卷軸縑帛卷軸抄寫春秋末年至六朝(西元前四世紀至五世紀)
卷軸抄寫東漢至宋初(西元二世紀至十世紀)
卷軸至冊葉
過渡時期
葉子抄寫隋唐時期(西元六世紀至十世紀)
經摺裝
旋風裝
抄寫及初期雕版印刷晚唐時期(西元九、十世紀)
印刷書冊
(雙葉單面印)
蝴蝶裝
(外摺)
雕版印刷五代至元(西元十世紀至十三世紀)
包背裝
(內摺)
雕版印刷南宋至明中葉(西元十二世紀至十五世紀)
線裝
(內摺)
雕版印刷
活字版
明末至今(西元十四世紀至今)
西法印刷書冊
(單葉雙面印)
平裝
精裝
鉛活字
石印
影印
清末至今(西元十九世紀至今)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6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