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五/二十六期 90年6月

《邁向覺醒心理學:佛教、心理學和個人靈性轉化之道》導讀

翻譯作家 李孟浩;美國北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社區心理諮商碩士 劉增平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 : Buddhism, psychology, and the path of personal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by John Welwood. -- 1st ed.. -- Massachusetts, U.S.A. :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0

336 p. ; 24cm

ISBN 1-57062-540-9 (Hardcover)

 

  本書作者約翰•威爾伍(John Welwood)早年受到華滋(Alan Watts)《東西方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East & West)》一書的影響,而開始對「心理治療與禪宗開悟的互補關係」產生興趣。於是,他決定報考芝加哥大學的臨床心理研究所,並且碰到體察治療學派(Focusing therapy)大師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而進一步確定「個人覺察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的主張。後來,他開始跟創巴仁波切(Trungpa Rinpoche)學大圓滿和大手印的心要,並且認為開悟境界遠比心理治療高貴。不過,他看到很多靈修上師和同修雖然都有清明的觀照狀態,但都在迴避個人的心理問題。因此,他發現自己期待「開悟能自動消除一切的自我病理症狀」的心理有點幼稚,並且決定向靈性追尋者說明心理治療的重要性。於是,他就寫了這本《邁向覺醒心理學》的書,想要說明:西方的個人和人際心理學需要東方的靈修傳統,東方的靈性覺醒也需要西方的心理學傳統。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談心理學與靈修的整合,第二部談靈修系統的心理治療,第三部談親密關係的靈性覺醒力量。以下是針對這三部討論的內容,做一概略性介紹。

心理學與靈修的整合

  作者在本書的第一部「心理學與靈修的整合」之中,強調西方的心理治療雖然是人格轉化的工具,但仍能對「了悟自性」(awakening of true nature)的靈性轉化過程,提供實質的幫助。所以,我們只要能夠整合心理治療和靈修,便能建立一種實踐性質的覺醒心理學。因此,作者在第一章「天與地:內在工夫的原則」中,先說明內在轉化的心靈工程有三大原則:1. 西方心理學屬於地的原則,專講自我結構的建立原理;2. 東方靈修傳統屬於天的原則,專講如何放下自我的執著;3. 天地調和屬於人的原則,專講人類心性的覺醒與平衡之道。作者在第二章「人格:道路或病理?」中,則指出我們不必將人格視為一種病理防衛的結構,而應視為心靈進化的憑藉。而在第三章「自我力量和無我境界」之中,作者則指出自我和無我不是必然對立的矛盾,因為自我力量是覺性的緊縮狀態,無我境界則是覺性的鬆弛狀態。書的第四章「心性的遊戲:空色不二」之中,指出心性有三種層次:1. 表層的概念心智,2. 中層的身心體悟,3. 深層的覺性。第五章「禪修和潛意識」和第六章「心理空間」之中,則指出我們不該把潛意識視為心靈的壓抑部分,而應視為禪修的覺察範圍。因此,我們可覺察到潛意識的過程有四個背景:情境意義的體察背景(situational ground of felt meaning)、個人背景(personal ground)、超個人背景(transpersonal ground)與向實相開放的背景(open ground)。作者在第七章「揭露性治療體驗」和第八章「反思和當下現成」中,則指出心理治療是水平面的揭露(horizontal unfolding)過程,靈修是垂直面的現成(vertical emergence)過程。而且,心理治療的自我反思經驗和禪修的當下現成境界,具有動態的辯證性深化關係。

靈修系統的心理治療

  本書的第二部「靈修系統的心理治療」之中,指出西方的心理治療太過重視心理症狀的減輕及問題的解決,而忽略或背離真如本性的當下呈現。所以,作者指出我們應該把禪修的觀照方式運用在心理治療上面,來幫助案主看清和放空自己的雜念,就能直接觀照經驗的本然如是性質,並且把情緒能量的擾動轉化成對空性的覺察,而能體會身心煩惱脫落的況味。因此,作者在第九章「當下現成(unconditional presence)的治療力量」之中,指出我們只要停止躲避和否認身心體驗的不適部分,就能全然活在當下的體驗,並且消除潛在的分裂狀態。第十章「脆弱、權力和治療關係」之中,則指出我們要坦然面對「個人世界崩潰的時刻」,才能放棄自我堅持的英雄主義,並且接納自我的脆弱性質和虛妄性質,而培養出真正的內在寧靜力量。

  本書的第十一章「心理治療作為愛的練習」和第十二章「憂鬱作為心靈的失落」之中,作者則指出我們只要肯定人人都有佛性,就能把心理治療當成發展慈悲心的重要手段,並且不會因為面對個人的虛無感,而產生重度的心理憂鬱症狀。第十三章「與情緒做朋友」和第十四章「體現個人悟境:促進靈性發展的心理治療工夫」之中,作者則指出我們需要先透過心理治療,來療癒內心的傷口,才能讓原始的生命情感能量(raw aliveness)重新自由流動;然後再透過禪修的觀照,來放下個人情緒的執念,才能讓本來如是的生命情感能量(primordial aliveness)自由流動。否則,我們很容易利用靈修來逃避內心未了結的事務、情緒糾結、低自尊和疏離的問題,而產生「靈性迴避(spiritual bypassing)」的現象。我們也很可能會以崇高的精神教條作為內在的權威聲音,不斷向自我發出批判的聲浪與強制的命令,而產生「靈性超我(spiritual superego)」的現象。所以,我們先要用心理治療來探掘內在的恐懼、僵化的內心反應機制及潛意識的動機,進而建立健全的自我了解與良性的人際互動,才能打開靈性發展的康莊大道。

親密關係的靈性覺醒力量

  本書的第三部「親密關係的靈性覺醒力量」之中,作者說明指出親密關係可作為靈性轉化的途徑,並且具有三個層次:1. 在集體層次上面,我們可藉由愛的自覺,來處理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歷史分裂問題;2. 在個人層次上面,我們可把親密關係的心理障礙轉變成靈性發展的機會,而能變得更加覺醒;3. 在神聖層次上面,我們可藉由物我一體的大悲心,來和萬物和解。所以,我們不僅要解決宗教組織中上師與弟子的問題,也要替我們的社區與世界帶來新的願景。

結論

  總之,本書並不重視理論層面的建構,而把重點放在實踐層面的效果。因此,作者並未提供明確的整合綱領,說明如何利用當代不同的心理治療流派的治療方法,來對治因內心無明障蔽而引起之認知、情緒與行為的困擾。不過,作者拿體察治療學派(Focusing therapy)的主張,來闡釋禪修的心理治療效果,倒是一條值得注意的發展路線。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25/2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