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八/十九期 88年 9月
佛教資料電子化的意義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謝清俊
各位好!今天實在很榮幸到這裡向各位做報告。辦這個活動的時候,自衍法師找我,我說我實在是忙,六月、七月各有一個國際性的會議,這兩個國際性會議之間,事情特別多。所以他就說好吧,下次再說。過了不久,接到他的E-mail:「有很多人說,佛教界做佛教電子化是不務正業,您有什麼看法?」還問我很多其他的問題,我都回答了。後來他說:「您還是來講一講好了。」
其實,「佛教資料電子化的意義」這個題目,我第一次講是在中華佛學研究所,第二次則是去年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舉辦的「網路資源在佛教圖書館之應用」研習營。那兩次演講都是依理論來討論,就是談一談電腦化、網路化後,我們的社會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對自衍法師提到這件事情,我準備了一個很短的報告,來說明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不對,請各位指正。這份資料在研討會後會放在香光的網頁上,大家可以免費下載。
今天的報告包括前言、網際網路的主要功能、溝通、媒介和文字般若的關係、網路上的語文、文字般若的情境,最後做一些建言和結語。
壹、前言
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的發展影響很大。剛才悟因法師也和各位說了,於此就不再詳細說明,如果需要詳細資料的話,請參考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電子佛典的意義」。
網際網路(Internet)的普及,逐漸改變了人們溝通和處理信息與知識的方式。對社會來說,在此變遷下,知識的取得、擁有和利用也隨之改變;對學術界而言,新的工具引導了研究環境的改變,也擴展了知識領域的範疇,新知識獲得的速率是前人所料未及的。目前觀察到的變化雖頗驚人,但僅僅是冰山一角。真正重要的,是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引起的文化變遷。這文化變遷,無疑的將巨幅改變人類的生活形態、社會結構和文明的內涵;而且此一變遷已經開始,勢之所趨無可規避。
變遷的過程中以文物的數位化影響最大,例如有了網路以後,我們要把佛教文件電子化,或者說數位化,文物數位化的主要理由是利於長久保存。其次是數位化以後的資源幾乎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比方說我們讓別人接觸到佛法、研習佛教理論,做種種利用,或是做佛學研究等都方便多了。再其次是可以大量匯集知識,匯集的結果,可以看到以前看不見的事情,產生相輔相成(synergy)的效果。其實文化資產數位化的好處非常的多,不勝枚舉,所以現在蔚為風潮。處此變局,不可避免的,我們要面對從舊到新的轉化過程,佛教的研習和推廣所涉及的數位化問題,也就正式呈現在我們眼前。
一、佛教資料與文字般若
佛教文物的資料可以當成廣義的文字般若。我們曉得,狹義的文字般若只是文字的表達,但是真正的文字般若並不限於文字一種媒介,如:揚眉瞬目、身教、棒喝,都是文字般若。揚眉瞬目可以說是一種肢體語言;身教、棒喝也是一種形式。所以,文字般若如果用廣義的解釋,就是所有能向我們顯示佛法道理的一些形式。這些形式不論是語言、聲音、文字、肢體動作,或是一些其他的任何顯示的形式,都可以廣稱為文字般若。有很多前輩大德包括印順導師也是這樣說的。
二、指月之指
佛教文物,文字般若可以說是禪宗講的「指月之指」,即指月的手指。它只是一種形式、一個資訊;資訊也是一種形式,並不是內容。文字般若的內容即佛陀教育之內涵。它的形式雖然是固定的,但接收的人接收到的內容或內涵並不一定相同。例如:六祖聽金剛經,聽了一半就豁然大悟,那麼我們看金剛經,為什麼悟不出來呢?金剛經抄本是一個形式,我們從這個形式接受到它真正要傳遞的訊息、內容,但因為每個人的根性不同、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了悟。
然而,真正要瞭解的是佛陀教育的內涵,但這個內涵必須藉一些形式來表達,才能為人知曉。這形式就是資訊。形式是世間法。世界變化了,這些形式會改變。比方說,以前沒有文字的時候,所有佛陀的教導是口耳相傳。有文字以後,把它記錄在文字上,之後有了印刷就不用抄了,可以大量的印刷。這些世間形式的改變,都是事相。這些事相在如法的條件下,可以權宜的改變,這是佛法的方便。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說明在佛法的表達上不要執著事相,應將重點放在這表達是否如法。換言之,佛教文物數位化後,是否如法,才是要點。不應該執著於目前的文物形式,而認為數位化是不務正業的。
數位化這個變化究竟牽涉多大呢?這有很多面向。比方說有哪些新的軟體工具、新的電腦網路設備,但這都是枝節。事實上,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未來的佛教資料將是什麼樣子?從教育或傳播的角度來看,電子化的佛教資料,其資源、內容、運用的方法,以及經師和法師扮演的角色,甚至於叢林的組織……等,將發生何種變化?雖然這些也是一種形式,但它是我們應該關心的重點。換言之,數位化後佛教經典文物的應用,以及應用帶來的影響,才是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問題。
剛剛悟因法師已經說的很清楚,現在整個網路,整個溝通環境的變化,已經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了,機構與機構之間的關係變了,行業與行業之間的依存關係也變了。這些都在改變的情況下,佛教資料電子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但佛教資料電子化之後,整個僧團、整個佛教組織的運作,佛法與世人的關係,這些究竟怎麼變?變化有多快?持續有多久?什麼時候會停止?這些問題都是相關連著的。
現在一個麻煩問題就是資訊環境變化太快!硬體約十八個月到二十四個月就更新。所以每次買了電腦以後,只有一年好神氣。軟體大概兩年到三年,大家可以看到Windows 95、Office 97、Windows 98、Office 2000,這幾乎就是這種速度在變。網路更可怕,有一個名稱Net Year,即網路年,一個網路年是人間的三個月,最近更有一說,七個網路年才等於一個人間年!面臨這種無常的變化、快速的變化,我們不能跟著跑;要對它有一些瞭解、有一些見解、有一些正見,才能走在它的前面,不被變化的情況帶著跑。所以,瞭解變遷的源頭及其性質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我們預期變遷的趨勢,並作因應。
貳、網際網路的主要功能
今天我們不談太理論的東西,因為理論的相當複雜,就佛教的一句話「因果難明」,因此只談一些事相。從事相來講,網路的主要功能可分為二:一是溝通;二是知識的處理。
一、溝通
網路造成溝通的革命,這大家都知道的。網路上有E-mail,用E-mail很方便。說個真實的故事作例子吧。前一陣子有位教授說:「現在的小孩子一天到晚都找不到。」另一位教授在旁邊說:「給你兒子一個E-mail不就找到了嗎?」這個教授越聽越氣。這例子說明了網路上的溝通已改變了家庭中的父子關係。
二、知識的處理
知識處理是指對整個人類累積的知識,如何儲存?如何使知識累積增長?如何使知識散播?如何應用知識?如何查詢知識?如何取得知識?如何在新的知識上探索新的知識、獲得新的知識?等等。
所以,有人說網路是一種溝通的科技,這是對的,但不僅如此,事實上網路也是處理知識的科技。網路上的佛教資料電子化有什麼意義?可以從這兩方面來思考。
參、溝通、媒介與文字般若
一、溝通
網路來了以後,有一個重要的一般性現象,就是有許多事情都被迫使我們追溯到事情起源的原點,重新作全盤的思考,我們先看這個現象--溝通。
如果大家有機會看Discovery Channel或是看看國家地理雜誌的網路,會發現其介紹很多關於文化的話題,介紹原始的部落、原住民。這個地球上一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民族沒有文字只有語言。這些民族只有語言,其生活環境、文化就只能到那個水準。有了語言以後,文化就往前邁進一步,人的社會經歷、社會知識,才可以累積、反省、檢討、討論,慢慢的發展更高層次的文明。
語言出現後,文字出現了,接著是紙和印刷術的發明、機器印刷與裝訂的出現。紙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被喻為中國歷史上五大發明之二,是因為它改變了整個社會上知識的擁有、分配和運用。換言之,不同的溝通情境會產生不同的文明,這從歷史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現在從紙面的文明要轉變成網路文明,溝通的情境整個變了。就如剛剛悟因法師講的,人與人關係變了,機關與機關的關係變了,社會整個變了,那麼,文明也整個變了。所以,溝通好像是文明的基因,基因變了,後面所有的發展都變了,這是一個極重大的事情。佛教資料的電子化,事實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它是因應社會整個情境的改變,不是佛教界自己一家的事。佛教界只能面對它,用自己的能力去適應它。
另外,大家都知道事實上言語並不能真正表示真理。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所表現的並不能百分之百把你真正想表達的表示出來。現在有人講「虛擬實境」,事實上,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第一個虛擬實境,就是文字所建構的世界。虛擬出來的東西與實際本來就有差距。現在網路上有的,不只是文字,還包括圖片、動畫,這些綜合的多媒體表示方式。這種情形所建構的虛擬實境,從聲光的效果上來講,從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可能更接近真實,但也還不是真實。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資訊科技賦予文字般若新的生命形式。這個新的生命形式究竟如何?到目前為止,大家都還在起步探測的階段。
在網際網路下,溝通的觀念、方法、工具、對象、範疇、情境、效果改變了,造成人們賴以維生的社會環境也改變了。這個變化非常的大。佛陀教育從一個角度來看,是有特定目標與內涵的溝通系統。所以佛陀教育在這整個環境下,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因此,談論網際網路上的佛教資料,溝通引起的變遷,就成為必須探討的課題。
二、媒介變革與佛學知識的傳播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觀察,媒介之於溝通和知識處理的影響非常大。凡出現一種新媒介時,必定引發信息和知識傳播方式的改變,進而引起人際關係的變化,導致組織和社會的變革,產生新的文明。
媒介的改變,就是形式的改變,亦即世間法的方便變化。從歷史記載來看,凡是有一種新媒介出現時,率先使用者無不是宗教界。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例子是國內的,宋朝時有活字版印刷的發明,第一個用金屬活字版印刷出來的文獻是金剛經;另一個例子是在外國,德國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第一本印刷出來的是Golden Bible,這Golden Bible現在世界上還存有五本。由這兩個例子表示,宗教界對整個媒介的變革是比較敏感的,新媒介為宗教傳播所帶來的意義,宗教界是看得很清楚。所以,實際上佛學知識的傳播和媒介的變革,從歷史上來看也有這樣的淵源。如果有人再說,佛教資料電子化是不務正業,我想這個人一定是對整個發展不瞭解。
三、文字般若〔語文〕與媒介
再看看文字般若和媒介的關係。剛才講過文字般若是廣義的,語文屬其中之一,揚眉瞬目、佛像、佛教雕塑、佛教藝術,佛教整個在生活面的應用都在指涉之內。事實上,佛教界的溝通和知識處理均仰賴文字般若,因此可以根據前面所講的,從兩個角度來看:
(一)從溝通的變化看文字般若
物質改變了,從紙面移到電子、磁的、光的方面;工具上改變了,從文房四寶到大量印刷、彩色印刷、自動裝訂,到現在整個電腦、網路,根本連紙都不要了。技藝與技術也改變了,現在寫筆字的人越來越少,學生一天到晚用電腦交作業,你要他寫一些字的話,那個字寫出來簡直不能看。我們可以從溝通的這些變化上去看文字般若可能的變遷。
(二)從知識處理的變化看文字般若
另外,對於佛教文物儲存與累積、散播與應用、查詢與取得、新知的探索與獲得,也可從種種知識處理的變化看文字般若未來的走向。
(三)語文能力和素養教育息息相關
還有一個文字般若和媒介有關的就是「素養」,語文能力和素養教育是息息相關的。
1. 傳統的素養
別人寫的要看得懂,自己有想法,要寫得出來。讀與寫的基本能力是語文溝通的能力,亦即所謂的素養。所以,傳統的素養就是溝通的素養,就是怎麼與社會溝通,能夠融入這個團體,而不是置身於這個社會之外。
2. 功能素養
現在社會越來越複雜,和人的溝通不光只是讀與寫,有些功能必須要具備,如:電腦素養,不會用電腦,怎麼取得需要的知識?怎麼和人溝通?經濟素養,如果不曉得怎麼理財,如何在這個社會活下去呢?比方說,有一些年紀大的人,就是不會拿提款卡去領錢,連我自己也不會,所以這些就慢慢變得有些問題了。
3. 文字般若與資訊素養
文字般若和資訊素養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這也是值得關心的。也就是網路越來越普遍的時候,是不是需要一些基本能力,這些基本能力,就像以前社會要求大家要會讀和寫一樣,才能不自外於社會呢?。
文字般若和媒介之關係還是蠻深的。從表面上看,媒介的變化只是一種表現方式上的改變。但實際深入觀察分析,則發現媒介的變化將引起文字般若現象根本上的變化,就如前面提到如基因的改變,會影響後面所有的發展。
設計電子數位媒介時,不會顧及文字般若所表達的內容,但文字般若的內容呈現,卻深受電子數位媒介性質的影響。這些關係大家應該瞭解的,這不是平等的關係,就如電話的發明,不會限制說英文就通,說中文就不通。網路也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傳播股票消息就通,傳播佛經就不通。但是沒有充分的資訊素養將是網路上數位化佛教文物應用上的障礙。
肆、網路上的語文〔文字般若〕情境
一、網路之語文情境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要把佛教的資料呈現在網路上時,就受到網路性質的影響,這是在所難免的。那麼網路上究竟和現在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一)主動的媒介
主動媒介與一般被動媒介不一樣。所謂被動媒介,如:書、報紙,它告訴你的資料就是已經確定下來了,你要問它,它不會回答你;但網路上有很多資料庫,你要查什麼,它回答什麼,甚至可以主動通知你有一個e-mail來了,趕緊去收。像這樣的,是主動媒介,它的功能與以前被動媒介是很不一樣的。
(二)動態的文件
讓我們舉例說明:香港做電子四庫全書的製作人說:「我們為什麼做得快,因為我們不像學術界,學術界希望做得盡善盡美再推出來,像中央研究院做電子版的二十五史,不做到一個完美的程度是不會出版的。」又說:「一本書印好了後,就改不動了。但網路是動態的,隨時可以去改它,所以重要的是有錯就立刻能改的機制,如果有這個機制,就不必等盡善盡美才出版。」此外,現在有很多雜誌,是先在網路上刊出來後再改。因此,網路上的資料易累積、更正、更新、變化,當然這個特徵適不適合用於佛教資料的電子化,會有什麼正面、負面的影響仍待研究。
此外,資訊的匯集、參照、共享等亦有重大變化,因為時間關係,茲略而不談。
二、表達內容的手法
資料的表達,以前是寫作,現在是美術、工藝,除此之外,超連結(Hyperlink)、多媒體、虛擬實境也都是表達內容的手法。事實上佛教資料電子化,涵蓋的範圍不只是書本裡面,包括佛教藝術,甚至佛教整個動態。舉個例子,在美國,我看到有線網路上,有些佛教團體在做早課,就把做早課的過程放在網路上,有些人接收到了,就可以一起作早課。這些都是一個即時的、動態的東西,也就是它已經打破書本和其他文物間的界限。
美學中有人以資訊系統來詮釋感覺機能者,如 Roman Ingarden,Man and Value,1983。亦有人以通信模式詮釋外化者,如Abraham Moles,Information Theory and Esthetic Perception。
有一些美學的技法和觀念可以增益表現文字般若的手法。比方說,以前是寫作、書法、抄寫,現在錄音、錄影、整個的輸入(碼、音、形)。以前是線性閱讀,現在是非線性閱讀,如:鏈接(hyperlink,link)、導閱(navigation)、瀏覽(browsing),這些新技法越來越多元,呈現(presentation)的方式也不一樣。從書本換到各種周邊設備的輸出,如:螢幕、列印設備。內容的變化表現也不相同,如:標點、句讀、標題、章節段落的不同,以及版面、結構、語文、內容上的通用結構(DTD)和標籤(tagging)等標誌(markup)也不同。其他還有一些以前沒有的,如:轉碼、翻譯、字體(font)、媒介與媒體之轉換(transformation),還有查詢(searching)、儲存(磁碟片、光碟、CD、DVD)都和以前不一樣。內容的組織也不一樣,如:全文、關聯式、階層式的資料庫,線性、非線性的方式鏈接,以及知識庫等。環境變化也不一樣,如:多種語言、多媒體、虛擬實境。
五、表現文字般若的手法與運用
(一)傳播與傳送
表現文字般若的運用目的也不一樣。以前是人與人溝通,現在是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線上、網路上,告知、交換、取得、共享、連接、參照、轉換、合作等種種的目的都不大一樣。
(二)表現之手段
以現代技術,如:數位化、電子化、統計、匯集、結構化、模式化,為表現之手段。
即表現文字般若的手法與應用方面,無論在規模、效果、功能、組織、行為和與其他領域的依存關係上,都有明顯的變化,是亟待研究開發的領域。
伍、建言與結語
一、網際網路帶來一個新文明的開始
網際網路帶來了一個新文明的開始,實際上佛教文物資料的數位化,絕對是佛教界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天職、使命。在網路的環境下,對文字般若的重新認知和思考,是有必要的。如何將佛陀教育呈現在網際網路下?在網際網路下,對佛教資源的應用,應該重新檢視,對佛學研究工具應該積極地開發。佛教教育在網路時代將會有全面革新是可以預期的,這是一個機會也是大家必須面臨的一個挑戰。
二、培育網路素養
培育網路素養,除佛學之外,對世間法亦應:
1. 提昇人文關懷和生活品味的水準,積極了解資訊科技和人文、社會的互動關係,加強本科的學識與
技術水準。
2. 培養追求卓越,保有特色的態度,知道提昇品質、累積知識和精益求精,是今後生存的必要手段。
3. 養成與他人合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觀念,並能尊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專長。
三、資訊素養的養成
1. 體認「變」的觀念:建立「變是常態」的觀念,隨時要有「應變」的準備。
2. 養成重視和尊重資料、資訊、知識的觀念,並能了解環境的變遷和未來的趨勢。
3. 對資訊和資訊科技的性質應多多了解,培養操作設備的技術。
4. 增強溝通的素養和能力。
5. 增強應用資訊的能力。
6. 資訊倫理的培養:尊重資訊的產權、平均資訊的使用權、尊重隱私權、注重資訊的正確性、時效、
適當性與完整性。
說了這麼多,其實在網路時代,或許更有機會體會「無常」之真意,更能顯示「眾生平等」之法象。然而這一切,仍取決於我們是否具有「正見」,來看透這一切事相的變化,和是否有「正信」來面對這數位化的挑戰。
完畢,謝謝大家!
|
▲「佛教資料電子化研討會」會場景況 |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8/19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