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功德

《增壹阿含經》卷24中記載,能恭敬禮拜如來的人,可以獲得五種殊勝功德:
1. 形象端正:因見佛像好,心生歡喜,以此因緣而得相貌端正。
2. 妙好音聲:因禮佛稱念諸佛名號,而感到妙好音聲。
3. 財寶豐盈:若以散花、燃燈等布施供養如來,以此因緣獲得大財寶。
4. 生長者家:以心無染者,合掌長跪,至心禮佛之行,來世得生尊貴長者家。
5. 得生善處:因廣修恭敬禮拜如來,所獲功德,得生善處天上。
時值農曆七月,全台多處佛教道場都有舉行法會活動,趁此因緣,入於塔廟,一稱南無佛,皆已種下成佛的種子。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唐朝百丈懷海禪師所樹立的修行典範。當他年紀漸老,弟子不忍他繼續耕作,將平日所用的農具藏起來。當日百丈禪師遂不吃飯,弟子問何因?他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是修行人全心投入「做中修」藉由耕作,當作自己修行的媒介。現今實際的農耕,已不多見了,但僧人一樣在從事耕眾生心田的工作。

十種自在

《華嚴經》云: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壽命自在、心自在、莊嚴自在、業自在、受生自在、解脫自在、願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凡夫無法自在是因為受煩惱束縛,故當學習菩薩的十種自在才能心無罣礙。

 

熏習

曾聽過「牛聞經」的故事,一頭牛聞到寺裡外曬藏經的香味,爾後轉胎為人時,竟能熟悉之前所嗅聞到的經典。姑且不論此故事之真偽,傳述此故事的重點是在說明「善法薰習」的功德。日常生活中若能養成聞思修善法的習慣,八識田中就會儲存善的種子,所遇之人事物必能與善法相應。

修行的下手處

修行的下手處非在認識高深的佛學名相,而是能將所知的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由行、住、坐、臥下手,從中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遇到煩惱時不斷自我調伏、轉念,您將會發現自己的身心就是一部「活」的佛法。

空空如也

有位信士拜會趙州禪師,由於沒帶禮物來拜見禪師,心中充滿不安,向禪師說:「不好意思,我空手而來!」禪師說:「既然如此,那就請您放下來吧!」信士不解,自己沒帶禮物來,還要放下什麼?這是禪宗很有名的公案「空空如也」。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間也是空手而來,離去時亦是空手離開?眼前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參一參吧!

去除習氣

習氣的產生,剛開始是因為一念不覺,日久累積成為慣性反應,變成我們很重的煩惱來源。行者當由「醒覺」下手,「作意」改變自己惡習,培養良善的好習慣,讓日常生活中少一點習性出現,多一點覺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