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理契機

1030121任何人事物,不需要去比較其高低,
絕好的東西,不見得適合每個一人,
只有契機合乎其需要,才是最好的。
就如古德云:法無高下,應機則妙;
藥無貴賤,對症則良。

 

平常心面對世間情

1030120世間無常,我們連自己的心都無法掌控了,怎能期待別人要滿我的願、對我們好呢?若我們一直活在感情的世界裡,註定一輩子都會活得很辛苦。平常心面對世間所有的「情」,它的發生就在此時當下。把握了,就是擁有;不執著才能自在。

一念間

1030118石頭在身上,若您將它放在肩上、頭上會有一種壓迫、重擔;若您將它放在腳下,它會是您的墊腳石──向上提昇。
參一參!您身上的「石頭」是什麼?
「石頭」擺在哪裡?您可以自己決定,就在一念間。

四攝法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1030117-1與人相處,想建立友善和諧的人際關係,當善用佛教的四攝法,即
一、布施: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給予眾生歡喜與希望。
二、愛語:以柔和、清淨語隨喜讚歎、鼓勵對方,令生歡喜心。
三、利行:以對方需要為考量,讓眾生在身口意上獲得真正利益。
四、同事:了解對方的根機與情況,與他共事、共學以令得利益。

若能做到以上四點,則可自利與利人,是人間的大菩薩。

歡喜布施

1030116布施,就是將自己所擁有的施捨給人,包括
一、財施:以財物等有形之物幫助別人。
二、法施:以語言、文字等媒介勸人斷惡修善。

三、無畏施:給人安慰、支持等協助,讓眾生免於恐懼。

布施的關鍵在於「捨」,願意給予,平等給予,
若能做到三輪體空,(不執著於我是能施的人、
在意所施的物、接受對象的回應等)
保持空性(一切是眾緣具足,非我所成就),

當我們願意「捨」的當下,其實慈悲喜捨之善法就已具足。

不生氣


1030115生氣,是有因(原因)、有緣(情境等因素)。
當知覺要生氣時,告訴自己快點遠離「因」或「緣」,
轉個身,遠離現場,去喝一杯水。
轉個念,想想何苦來折磨自己呢?
古德云: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
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

掌握己心

1030114修行,修心,不在於拜佛、誦經、持咒的多少,而是藉由這些法門幫助我們覺知、明了、掌握自己的心,安住於當下,將心導向正面思維(正念)就易產生正向的能量,慈悲與智慧就會油然而生。

莫隨順人情

1030113看到自己的缺點,一定要改變,若只是「隨順人情,勉就世故。」則會誤己一生。就如同《西方確指》云:「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歛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