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第56期「佛教圖書館館刊(二)」出刊了

1021022_00這是一份關懷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的雜誌,本期專題很精彩!
邀請您線上閱讀,http://www.gaya.org.tw/journal/m56/56-index.htm
或來函附回郵索取紙本期刊。本期目次如下:
【編輯手札】
□ 期刊的轉變/釋自衍
【專題論述】
□ 臺灣佛教期刊數位典藏──以「臺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為例
  /陳美君、丁培峰
□ 捧出心來與佛看──《明倫》四十年發展歷程/鍾清泉
□ 《慧炬雜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盧又榕、周寶珠
□ 時空推移下的翦影──《香光莊嚴》雜誌現況/釋見鐻
□ 佛學學報的概況──以中華、法鼓佛學學報為例/莊國彬
□ 從佛教期刊淺談對臺灣佛教的省思/陳玉女
□ 佛教Mook裡的科學小飛俠與變形金剛/梁崇明
【佛圖論壇】
□ 臺灣佛教比丘尼教育發展概況/釋自衍
□ 從危機管理觀點談圖書館電子資源之維護/林串良
【書香.書鄉】
□ 重譯巴利佛典的思考/釋見豪
【新書出版】
□ 佛教分類規範工具書──《佛教圖書分類法(2011年版)》
□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
【訊息】
□ 佛教與數位學習發展研討會
□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心靈E站
□ 《佛教圖書館館刊》約稿啟事

 

面對受,心不捲入其中

1021019感受,通常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由於感受會隨人、隨物、隨境、隨心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中,如對冷、熱、痛、癢、酸、麻的感覺;喜愛、討厭、生氣、驚嚇等情緒,所以說「受是無常」。

面對一切人與事,情緒感受、想法、語言等,皆是無常法,不要去執著與在意,只要清楚了知「受」的生起、持續與消失,心不捲入其中就好。

《大生義經》,針對「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云:「此三受皆是無常竟無有實,此受滅已即離我相,我相既無,何有受者?」

我不敢輕慢您,您們是未來佛

1021017《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裡:記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看到任何一個人,不管老少、在家出家,他都生起恭敬心禮拜對方,並說:「我深深禮敬您們,您們都是未來佛,我不敢輕慢您們!」

試想面對任何一個人,能無畏懼別人的眼光禮拜對方,不僅在修己驕慢、修忍辱,也深信每一個人未來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更可貴的是他出於內心的尊重每一個人。讓我們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面對週遭的每個人,都可以如是觀:「我不敢輕慢您,您們是未來佛!」

【原文】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讃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人命就在呼吸間

1021015您認為人的一期生命有多長?《佛說四十二章經》裡有一段佛陀與弟子的對話,佛陀問比丘:人命有多長?弟子回答:數天的時間,佛陀說您還不明瞭。又問另一位比丘,弟子回答:就在一頓飯之間,佛陀說您還是不明瞭,於是又問另一位比丘,弟子回答:人命的長短就在呼吸當中,佛陀說:對的!您終於明白。

想想生命一口氣不來,即面臨生死交戰。生命的可貴不在長短,而是在一呼一吸剎那、無常當中都能如實了知、珍惜。

【原文】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出於真心的感謝

1021014學習和週遭最親、最熟悉的人,說聲:「謝謝」,因為他們不是聖賢,沒有必要、需要一定要對我們好,畢竟都是凡人,將心比心,如是想,您慢慢會生起真心的感謝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