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13匯幸福】看見青年的善力量,世界因你而美好

歲末年初為自己許下一個願望
為家人、所愛的人誠心祈願
為身邊大大小小感動的人事物獻上祝福
只要一個善的心念
就能讓周圍的生命時時感受到溫暖的幸福
●幸福第一步:參加網路祝福集氣《按讚》
www.facebook.com/events/439170429477515/
●幸福第二步:將祝福文填寫於部落格活動網址並《按讚》
www.gaya.org.tw/blog/gaya/?p=357
●幸福第三步:參加北中南會面祈福回向
當天贈送祈願觀音,讓善的力量時時陪伴您
會面回向時間表-歡迎報名
台北印儀學苑 1/04(五)19:00~21:00
台中養慧學苑 1/13(日)15:00~17:00
嘉義安慧學苑 1/06(日)09:30~11:30
高雄紫竹林精舍 1/01(二)15:00~17:00
◎主辦單位:香光慧青學佛中心
◎協辦單位:香光尼眾佛學院、香光山寺、印儀學苑、定慧學苑、養慧學苑、香光寺、安慧學苑、紫竹林精舍

 

財富&快樂

少財者,喜歡在人前炫耀自己財富,因為害怕別人看不到。多財者反擔心別人知道他的財富。真正擁有財富者,在意的不是擁有多少,而是能得到快樂。由此可知「快樂」勝過一切財富。您快樂嗎?就從此刻開始,讓自己身心快樂起來!

牖導歧途

牖導歧途 / 釋見雍

最近看到報紙一則新聞:「有人為了消災解厄,支付三、四百萬元,預購陰間土地……後來得知被騙了。」社會上,這起新聞不是孤例!多少人為了祈福轉運,得到心靈慰藉,到處卜卦、問鬼神、地理風水……。不但沒有得到正確指引,只是令人歎惋、遺憾。如同世間的各種學門,需要有老師的指引;宗教,也需要有正信、正見的宗教師,來傳揚正確、利益人心的法義。

慶幸自己選擇了正確的宗教信仰,也受到了佛學院教育的培養、成長。二十餘年來,我一直在僧伽教育的崗位上,參與僧才的培育。看著學僧們從幼苗到成長、茁壯,到獨當一面、嘉惠人群,這猶如散播種子,讓佛法的影響更深更遠!

自己肯定僧伽教育的意義,也願意持續在這塊培育僧人的苗圃盡一分力量。直到全世界所有的人,個個具有正智慧眼,不再需要歧途牖導。

◎小提示

僧伽:簡稱為「僧」,佛教術語,意譯為大眾、僧眾、僧團、教團、出家眾、和合眾,意指由出家僧侶所組成的團體。

【本文轉載自《香光故事述》】

重視自我的承諾

曾經我們發願要做自己的主人,或答應別人的事,很快就忘記了!致使信譽受損。「承諾」其實是一項自我挑戰,雖然增加了行事,但可以讓生命有方向感、活化內在的潛力。若能以「守信」態度面對自我的承諾,「承諾」必能實踐完成。

有緣即住,無緣即去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建立「百丈清規」(佛門的制度)利益多人。有次他對僧人說:「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閒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本詩偈在說明,有幸成為出家人,是天地間自在之人。有緣分則留下,沒緣分就離開,彷彿憑隨清風送走白雲。確實的,面對世間的人事,要有「有緣即住,無緣即去」的氣度,才能鍛鍊身心不執著、灑脫自在。

願法傳下去

願法傳下去 / 釋見擎

一個人剃除了鬚髮、圓頂出家,只是僧人生涯的開始。之後,還需經歷一番雕琢,才能具足種種資糧,而佛學院正提供了這樣的養成環境。在香光尼眾佛學院的基礎教育中,藉由解、行、生活、執事、弘護五個面向,規劃教學課程。因此,學僧們舉凡執事出坡、梵唄唱念、禮佛禪坐、搭衣持缽、誦戒羯磨、人我應對及寺院弘化等等,都必須在各門學習中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增長出家僧人「三刀六槌」的能力。

也許有人疑惑:「出家僧人為何需要就讀佛學院?它是必要的嗎?」依各人不同的根機、因緣,不一定要藉由正式的佛學院教育才得成就。但是,不可諱言的,佛學院教育有較周詳及全面性的設計,更能孕育、激發個人生命的潛能。

就個人而言,高中時期開始接觸佛法,參與佛教活動、培福當志工;大學畢業短暫工作後,即進入香光尼僧團成為行者,圓頂出家,於佛學院學習;佛學院畢業後,至弘化道場從事信眾教育;之後,回到佛學院行政單位服務。在這歷程中,發現佛學院對於自己在知見建立、律儀奠基及僧格養成上,都有莫大的幫助;在修學引導上,也具有關鍵性的影響。然而,畢業後的領執服務,才是真正考驗及檢核的開始。幸好佛學院的課程安排,是全方位的學習與磨練,使自己養具各種能力與心力,以其運用在執事中,才能盡己微薄之力,發展佛教志業。

在佛學院,每天跟著學僧們一起生活,看著他們認真地追尋修行生命的真諦;看著他們的蛻變與成長,內心更加肯定僧伽教育必須堅持下去。虔誠地祈願;香光尼眾佛學院──這塊培育宗教師的苗圃,能有更多具有善根的人投入與護持;讓佛法的種子,得以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

 ◎小提示
三刀六槌:用來泛指出家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生活能力。
三刀指菜刀、剃頭刀、剪刀;
六槌指木魚槌、鐘槌、鼓槌、磬槌、板槌、鐵槌。

【本文轉載自《香光故事述》】

 

安寧 奉獻

安寧 奉獻 / 釋見蔚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過程;然而,要走過這幽谷並不容易。病人和家屬的傷痛,皆須撫慰。

佛學院畢業後,我領執香積二十年。近幾年,靜極思動、動極思靜,出家前的護理背景及出家後的生死學探究,引領我投入臨床陪伴與護理教學。

在安寧病房深耕,一路走來,深深體認:宗教信仰的力量,是病患的重要陪伴。佛學院畢業之後,因緣際會,我在幾家醫院的安寧病房,從事宗教服務。每次遇到臨終病人對生死充滿恐懼時,有的病人信仰天主教,我請來修女支援;有的人信仰民間宗教,我依著他的方式陪伴做功課。若是學佛的病患,我可以很有信心的告訴他:生老病死,是世間不變的真理,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即體悟到。我用自己信解的佛法,讓面對生死邊緣的人,得到信仰的依靠。雖然,時空變異,信仰不同,願我們能在正法之路相遇。

安寧病房,交織著許多令人動容的回憶。感謝他們的生命示現,讓我體會無常,更加確信佛法!

◎小提示
香積:佛門用語。佛經中有位香積佛,以眾香盛滿香飯供養大眾。
今藉香積以譬喻廚房的烹調飲食。

 【本文轉載自《香光故事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