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

菩提樹原生於印度,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或稱「必鉢羅樹」,因為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故稱「菩提樹」。「菩提」是覺悟、正覺的意思,因此菩提樹又名神聖之樹、思維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象徵佇足於此樹下,應學習佛的自覺,開啟我們自己的覺性。左圖攝於印度菩提迦耶,即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下。

叢林二十要則──為人處世的準則

佛教傳入中國,唐朝最為興盛,佛寺林立。當時有位百丈大智禪師(又名懷海禪師),訂立了一套叢林(或佛寺)共住(修行)的準則。即是當今有名的「叢林二十要則」,很適合現代為人處世的參考。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理。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暮鼓晨鐘

一般人常用「暮鼓晨鐘」成語,來比喻使人警醒的力量。因為「鐘」與「鼓」在佛教叢林裡,有集眾與報時的功能。但此義並非晚上敲鼓,早上敲鐘,而是佛寺裡早上的開靜是先敲鐘,後敲鼓;晚上止靜是先敲鼓,後敲鐘。
叩鐘者會發願默誦:「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闇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敲鼓時,隨鼓的節拍念誦「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了辦私事。」
因此「暮鼓晨鐘」是藉由鐘鼓聲,喚醒沉迷的眾生,邁向自覺。

五觀堂

在佛門裡,吃飯的地方,稱「齋堂」,又名「五觀堂」,即將吃飯當成一種用功修行,心生感恩心做五種觀想──
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思惟齊食得來不易。
2.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食時檢討自己的德行。
3.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於美味食物不起貪心。
4.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知飲食為了滋養色身。
5.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知飲食是為資身修道。

心覺照

專注您當下所做的每件事,如吃飯、喝水、走路等事,藉此培養對身心的覺知,不生起任何情緒反應、不做任何價值判斷,保持平靜安穩的心,這就是正念。因為您的正念,壓力也會減輕。

耕心田

二千五百多年前,一位田間的農夫向佛陀質問:「你為什麼帶領這麼多不事生產的弟子到處遊行,以乞食為生呢?你看!我們每天播種、除草、耕耘,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飯食才是正當的啊!」佛陀微笑地回答:「善男子!我們也耕種呀!眾生是我們的田地,我和弟子們時刻趕著『精進』的牛,荷著『智慧』的鋤,在炎夏裡斬除『煩惱』、『無知』的莠草,為眾生播灑福德的種子結成累累的聖果,布施給一切的人啊!」                          ──譯自《阿含經》

粥有十利

在佛門裡,用早齋時,會唱誦「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粥有十利」是出自《摩訶僧祇律》其內容為:
1.資色:吃粥有益於身體,能夠讓人的臉容豐滿有光澤。
2.增力:吃粥能夠滋補羸弱的身體,增長氣力。
3.益壽:吃粥能夠補養人體的所需,增加壽命。
4.安樂:吃粥能夠促進身體清凈柔軟,這是讓人能夠體會安樂的飲食。
5.辯說:吃粥有利於滋潤喉吻,對人論法議經有幫助。
6.除風:吃粥能夠調和身體,上下通利,並且消除風寒。
7.消宿食:吃粥能夠溫暖人的脾胃,幫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積食。
8.辭清:吃粥的人,氣息沒有凝滯的現象,說話的聲音清晰,昂揚。
9.除饑:吃粥能夠充實人的口腹,讓饑餓感馬上消除。
10.消渴:吃粥能夠讓人喉吻沾潤,乾渴的感覺得以消除。
下次吃粥時,建議不妨用心體會一下「粥有十利」。

木魚

是佛教的法器,於佛事中當成節拍器、攝心、提神的法器,由於「魚」晝夜皆不合眼,故以木頭雕成魚形,警惕大眾當精進不休息。
木魚的由來,《教苑清規》:有位僧人生前毀謗佛法與師長,往生後墮入魚身,魚背上長了一棵樹,受樹浮力,於海中飄流,常皮肉破,痛苦不已。有日適逢師長坐船渡海,即向生前師父求懺悔,師父為他超度往生善道,故托夢已經脫離魚身,希望將背上的樹供養道場,親近三寶。次日,師父在庭院看到一棵樹,便把樹刻成魚形,懸掛在道場,以警惕大眾,執持木魚法器或聆聽到木魚的聲響時,要提起道心,督促自己攝心用功。

海青

「海青」又稱:「大袍」,是佛教徒在參與各種佛事活動時所著的服裝,流行於中國地區,由唐時代的服式演變而來。此服裝,衣領用三層布片縫製而成,代表著此服要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胸前車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即著此服應學「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常親近善知識。

僧鞋

出家人穿的鞋,鞋面有六孔,象徵修行人應當勤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個洞,亦意喻要參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大煩惱(貪、嗔、癡、慢、疑、邪見)
才能出六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