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68─「業」是什麼?業是一種「氣質」

◎釋悟因

「業」這個字是印度用語,巴利語 kamma,中文音譯羯磨。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之前,「業」不是中國文化的思想;於漢朝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文化才逐漸地有關於「業」的探究。由於「業」的思想本身是一個體系,牽連時間、空間、人性、無常、無我等各方面的探究,以至於時至今日,二千餘年來要讓一位中國的文化人說說「業」是什麼,還真的一時解釋不清楚、說不明白。

「業」是什麼?它的字面意思是「行為」,由行為而向各層次的面向探究,這就是「業說」──業的理論。

我們在面對一個人、一件事,或面對眼前的光景與事物時,每個人的內在思想、語言、行為以及抉擇都不盡相同,有的差異極大,有的大同小異,無論如何最後都做出不相同的行為,從而也得到不盡相同的結果。

有人可能發現,自己在無意中往往落入某一種「局」或「套」,時日一久,當感受到一種複沓性的反覆,發現無論怎麼做,「結果都一樣」的無奈。有人可能因此憤懣不平,有人可能轉而指責他人,有人將這不盡的輪轉歸結到「宿命」,這就是「業力」的牽引。

其實,佛家講的「業」是一種氣質(1),也是一股力量。一個人立足於世間,周身三百六十度的面向,你會傾向哪個面向?這是個人內在思惟與文化觀的牽引,使得自己對家庭、社會或人與人之間應如何應對而建立的「道德觀」。

這些「業」所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有一種持久性、穩定性,也就是個性、性格或人格特質;「業」的研究,甚至可能跨越前世、今生等超時空領域的探究。

回過頭來說,「業」是一種動能、動力,它不是固定不變的停滯,而是以動態的型態在發展,例如你造了不好的業,用著粗魯的言詞罵人,甚至是惡意、憤恨的,你就對某人脫口而出了;事發過後,你身上扛著什麼呢?什麼都沒有扛著,只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會依著時節因緣而再次呈顯。惡業如此,善業也如此。

我們說某人氣質好,氣質又是什麼東西呢?氣質是一種神韻,有時看那人氣質很好,拍照卻只拍到一般般的面相。因為,神韻是內在特質的呈顯,相當動態的。有時我們習慣的看著街角鄰居的某個人,有一天我們愕然地看到他做出大手筆的捐助行為,其實那不是偶然,而是出於他的個性、性格,一種仁愛、堅定的意向,讓他想要為別人做一點什麼,時機成熟,他就走到了那個地方。

所以,「業」是什麼?「業」是一種力量,也是生命裡相當深層的神祕動能。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2片光碟)VTS_03_01-01:01-02:21

(1)氣質:在心理學上指個體穩定持恆的動力特徵,例如堅持、自信、自我超越等個性等。

轉動感恩

1130510-69 1130511
想一想:今天,我寫下了感恩的人、事、物嗎?
每日起床及晚上就寢前,合掌感恩:
感恩我的身體,
感恩我的家人及所有的人,
感恩今日遇到的每件事,
感恩我所擁有的一切,
感恩所有欣賞、信任、尊重我的人,
我願珍惜這難得的機緣。

心寬轉安詳
線上閱讀:http://gaya.org.tw/broad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