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113─盛開的繁花為何容易凋零?

◎釋悟因

有一位居士在台灣有事業,不久前又在大陸設了工廠,常常大陸、台灣兩頭跑。而在台灣他有妻子、兒女、還有一位老母親。

有一天這位居士跟我說:他把台灣的工廠給妻子管理,妻子非常能幹,把工廠管理得很好,而他的媽媽年紀大了,妻子又能夠照顧媽媽、又能把兒女帶大。

我問他:「你告訴我這些是想要說什麼呢?」原來他在中國設廠之後,在大陸又找了一個太太,幫他管理工敞。

我說:「你打的是如意算盤嗎?」好事都讓你佔盡,天下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他說:「台灣這邊我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妻子做得很好,廠裡的收入還是我在收。」他說得很是心安,工廠還是他的,一副很划算的樣子。

原來他是在創造「緣」,以台灣事業的模式拿到大陸複製,一個、二個、三個。混得真是風生水起。我懷疑,以模式複製的「緣」不會斷掉嗎?

「緣」會斷的。當太太哪一天醒來,發現自己不過是在替「他」打工,先生不是真愛、也沒有顧家,從此與先生決裂、另創自己的人生。這套路是電視劇的劇情,也符合現實狀況。

「緣」會斷在什麼地方?當「緣」與「本」脫節、斷裂,「緣」就不再接續前緣。線行的生命故事也會在那裡斷裂。

所以,一個人的「本」非常地重要,「緣」可以不斷再造、複製,但是有一天「緣」可能離開「本」。就像盛開的繁花,離本愈遠的花兒愈容易凋零。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0片光碟)VTS_03_01-19:50-22:18。

《那先比丘經》釋112─心、心性是什麼模樣?

◎釋悟因

心、心性是什麼模樣?中國古代有性善論、性惡論,對「心」的認知好像認為它有一個本質。在禪宗的說法,「心」,無形無相、遇緣即現,沒有預藏著什麼東西,不是非怎麼樣不可。

可,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有慈柔的心,有的人有狂暴的心?這些顯現出來的突然暴怒,好像狂風暴雨,又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呢?而有些人無論遇到怎樣惡劣的情境也不會生起暴怒。

狂暴、粗暴的人誰見了都想躲得遠遠的,人際觀感不佳,破壞名聲也影響工作。怎麼改掉這習性呢?這是因為他本身有這樣的因子,就像木柴容易著火一樣。

「無眼不見色,不覺不知,從不覺不知無有合」,「合」就是「觸」,「無有合」就是沒有接觸。「無有合無有苦樂,無有苦樂便不生恩愛,無恩愛不生貪欲」,這部分講的都是在說「苦的還滅」。

我常常跟居士說,一家人相處在一起,彼此相互要求,常常吵來吵去,如果不住一起就吵不起來了。你會無事跑到美國去跟人家吵架嗎?不會。那些美國人跟你什麼關係?

有時候兩夫妻很會吵,把他們分開,一個住中國大陸,一個住台灣,還吵得起來嗎?沒什麼好吵的了。時間久了彼此慢慢疏遠,情境轉換對彼此的認知也產生距離感,時間、空間的隔離是很好的療癒。

這是什麼道理?去掉相互摩擦的因緣,緣散掉了,後面的苦樂、恩愛、貪欲就無從生起。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生」,也就是不生。

十二因緣在「觸」這個環節,是極其重要的關鍵,讓它們「無有合」,沒有接觸,十二因緣的鎖鏈就斷了。

所以,心或心性是什麼模樣?《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你想把心畫成什麼模樣就可以畫成什麼模樣。當然,這功夫需要修練,不是一蹴可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18:20-19:50。

《那先比丘經》釋111─苦的生起與還滅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說:「從有致因生,從生因老因病,從病因死因憂,從憂因哭,從哭因內心痛,人生如是。」這段是說,出生於世間,「生命多憂苦」的原因。

其中的「因」字,是連結上下文,「因」之前,是說:「有這樣的前因,才有後文的「果」。例如文中「從憂因哭」,它的意思是「因為內心憂苦,於是就哭了」

世間多憂苦,底下的文很快的說出苦的「還滅」。要把世間多憂苦這樣的鎖鍊斷掉,就是要有「覺知」。如果沒有覺知,當下就會因「生」果,各種苦迫不斷。

這個「生」字,不是說它會生出什麼東西。而是一個「緣」、一個觸境。

我來說一個故事,大家就明白世間的憂苦是怎麼生起的。

從前有一位大官員,他去問一位禪師,他說:「經典有說到『地獄』,有『阿鼻地獄』,有閻羅、鬼神、獄卒等等,說人如果下到『地獄』,那些獄卒對罪人都非常地兇狠。」他說他不相信世間有『地獄』這回事。

禪師與官爺兩人是坐在客廳談話,禪師看著官爺的官服就說:「你今天穿的官服就像獄卒穿的。」官爺一聽勃然大怒,「我是來請問佛法,你怎麼是這樣在奚落我!」此時禪師不慌不忙的回答說:「你現在就是在下『地獄』。」

這個故事大家都可以理解,有時候我們並沒有準備要生氣,只是當下的因緣、所觸對的境,我們不喜歡、就讓我們突然生氣起來。

「瞋惱」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從對方的語言、對方的神情惹我生氣了。

所以我們要修練「覺知」,常常去覺察這些生起的念頭,如果常常觀察就會看到這些東西其實是來無影去無蹤,我們內心並沒有預存著瞋惱、生氣。

我們的心性並不是非怎麼樣不可。

人生的憂苦是這樣生起、也是這樣還滅的。因為它們的生起就像水漚一樣。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14:00-18:20。

《那先比丘經》釋110─生命的出口

◎釋悟因

佛教主張「沒有永遠的天堂」,如果有犯罪、有過惡,也沒有永恒的地獄。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怎能事事無過、十全十美?

有時候,他在這一件事情做不好、做得不對,也並非一無是處。一個人縱使因為犯下過錯而下地獄或者被關進監牢裡,事實上他都有自我反省的時候。

佛法講緣起,給人希望、給人激勵,因為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緣起」的理則當中發生,所發生的事件就叫「緣起法」,由緣起所生的法。如果這次失敗了,或者做得不順暢,打不少折扣,自己就靜下心來檢查,是那個因緣條件不具足導至差錯或誤差,就重新調整、改善。事實上機會就在那邊。

人的輪迴會受到其他生物的助益嗎?或者用另一個角度說,人的輪迴會受到其他生物的干擾嗎?

《那先比丘經》一再的告訴我們,生命不是定命、不是宿命,不是被界定在這個界內永不翻身。定命、宿命永不翻身的說法,不是佛陀的教法。

所以,如果我們知道「緣起」對我們這麼友善,我們就要善用緣起。例如你對什麼方面很感興趣,有的人說他對「錢」很有興趣,你自己就要把「錢」納進來,用什麼方法跟他打交道。所謂不打不相識,對「錢」的認知就愈來愈多。

問題是什麼叫「多」、什麼叫「少」?什麼叫「有」、什麼叫「沒有」?這又是另一個緣起法,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上面。

所以懂得「緣起法」,生命的觸角會多起來,大腦裡的神經思路也會相對活絡。這就是生命的希望、生命的出口。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11:20-14:00。

《那先比丘經》釋109─「無我」的省思

◎釋悟因

佛教講「緣起」、「無我」,這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有些人會覺得它們很深奧、不容易懂。其實,緣起的理則就是「緣生」、「緣滅」的現象。

世間所以生生不息,生、又再生,生生不已是因為「緣」,這個「緣」滅了又有另外的「緣」出現,同時每個人又有不同的「緣」;之所以變化不斷、層出不窮,也在於萬事萬物的本質不是永久性的存在,佛陀說,它們都是剎那生、剎那滅。

於是,「緣生」、「緣滅」的理則不斷地循環、滾動,時節因緣不同,滾動出來的力量、展現的面向不同,就形成紛繁多端的大千萬象。

而這股滾動的力量,在佛法有一個名稱,就叫「業力」。「業力」是推動你不斷向前「奔跑」的力量。有時候,人偶而會停下來夜半尋思,我為何而來?為何與某人相遇?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轉折點,可又說不上來因緣是怎麼開始的。

這就是那先比丘所說的「無有本」,因為沒有一法是「自性生」,每一個生起的「法」都是「緣生法」,都有形成「此法」的因緣。

於是,從緣起法可以理解到佛陀所說的「無我」──「我」,本質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事實上,你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這樣說好像很不合邏輯。在現實的世界裡,世上只有我這個人叫「悟因」,沒有另一個人叫「悟因」,這不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嗎?

真實的情況是,我與其他的所有人都在「業海」裡翻滾、在共同生存的世界裡相互緣起;同時,我自己內心有一些自主性,也有很多做不了主的地方。
例如我不想生病、不想死,可誰辦得到呢?沒有人可以做得了這個主。

當然,在某些範圍內我們可以自主:要做什麼、不想要做什麼,自己內心是清楚的;只是在業海的浪濤裡,由於「緣起」、「無我」,就有很多考驗等著我們。

面對考驗的時候,常常要靜下心來檢核、反省自己:我此生來世間是來報恩的,考驗也是提供自己再省思、再歷練的機會。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07:16-11:20。

《那先比丘經》釋108─緣起法在世間

◎釋悟因

人生活在社會中,他的存在價值大體來自他對社會的貢獻。所以在即將進入成年的階段,父母、個人難免要思索:我(他)能做什麼、可以進入怎樣的職場,一方面掙取存活的資金,一方面也做一些服務和奉獻。

在這個前提下,你的工作必需是「善行」、有益於人的。不能為了多賺幾個錢,違背天良、傷天害理,這是何必呢?我們要時時反省檢討,不要違背自己的初衷。

有的人喜歡服裝設計,問他為什麼做這行?他說:因為人需要穿衣服,一直都要穿衣服,所以這個行業不會失業;有的人喜歡蓋房子、喜歡建築設計,為什麼?因為人需要住房子,因此這行業也絕對不會失業,差別只在於,他的設計是帝寶型豪宅,還是鄉下小屋、留大片空地當庭園、種花種菜,這是不同的風格。

不同的風格一方面展示個人的品味,一方面也呈顯他對社會貢獻的價值觀。有的人因為價值獨創而能引領風騷、帶動社會改革。

那先比丘經說:「人展轉相生無有絕時」,這裡說的是佛教一個重要的理論,「緣起法」──世間一切萬法都不能找到最原始的起始點。以世間各行各業來說,各行各業就是一個緣起法。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做如是說」。緣起法在世間,以各式各樣的方式「說法」、說緣起法。

參與某種行業的人,因為他看到了、某些東西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也有興趣就投入了,同時投入他的時間、心力,結果是愈滾愈大、展轉相生。

以衣著來說,從古至今人們都需要穿衣服,但是服裝設計、衣服式樣從來都是推陳出新,後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代代更迭,不曾稍歇。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05:23-07:16。

《那先比丘經》釋107─價值是什麼東西?世上有絕對的價值嗎?

◎釋悟因

六根增長,人的能力也增長。然而,所謂「成長」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會是刻骨銘心的歷鍊,以及不斷突破自我的有限才得到的成就。所以,有人會問:這樣「磨練」自己,到底價值是在哪裡?

我倒要反問一句:世上有絕對的價值嗎?

在中國或華人的社會,一個人從小就要被送去學校讀書,說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早期有科舉,讀書為求功名,為光宗耀祖;而現在有人是拼命的掙脫一切束縛,為的是不被困在教育的體系裡。

所以,價值的衡量,最終是回到個人的自決,如果某些事是你想做的、堅決要做的,在你的內心那就是最有價值的事。我們也不要為某人的抉擇而評論他,認為他做這個不好、做那個才好。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可以再歷鍊、再開發,那專門的領域因此而為你開啟,同時你跨入那樣的領域去工作,在那個行業接受更多的訓練,你比之前的你更加的能幹、幹練,而你也精益求精地再進化,謀取更多人的利益,你所處的那個領域也就越開發、越敏,成為頂尖。

由此看來,你的行業是與你的習性有關,而且由於個人的自我激勵,以及社會的同儕效應,相互的激盪、迴放,你積極的栽培自己「成長」、「前進」,成為生生不己的動力。

「生」,看起來很單純其實是很複雜的一件事,它不是「自生」,不是「他生」,更不是「自他共生」,而是眾多因緣的相互激勵,一種滾動的力量,看不出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就在這重重無盡的緣起法中,轉化的成果就幻化而生了!

這是「無我」的真諦,也是世間的真理。功成不在己,你很高興你參與了其中轉化的動力。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03:42-05:23。

《那先比丘經》釋106─六根的「增長」與他的世界

◎釋悟因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它們的細胞相當活躍,可以持續「增長」,在胎生時期,有自主性的增長,出生之後是因著個人的性向、興趣,六根的其中之一或之二能持續發展,而成長為異於他人的特長。

以前的社會婦女掌廚是天經地義,現在尊重個人自主,鼓勵性向發展,所以當今的大學科系也設有餐飲科,男女兼收,於是現代社會男性廚師比比皆是,也做得蠻熱鬧的,何況民以食為天,餐飲業也成為更加重要的一門學問、學科。

相對的,從事餐飲行業的人,他本身的舌嗜、味蕾、品味也很獨特,他的味覺是靈敏的,同一道菜不同的煮法,他能輕易地分辨彼此的差異,一般人不能明白,只能是門外漢看熱鬧的份兒。

再說耳根,耳所對的觸境是聲音,耳根、耳識的增長,大家更容易明白,隨著個人的興趣、價值觀的偏好,他熱愛音樂、樂器、樂曲、聲樂。可能是天生,可能是後天培養,耳根的神經細胞就愈發的增長,逐漸地走向音樂領域的路。

當然,也有人的耳根是傾向大自然的聲音,林聲、水聲、風聲、鳥聲、獸聲,有人因此能辨別同一種鳥類或動物,它們是雌或雄,是大或小,是老或少的聲音。因此,世界上有人懂得鳥語、獸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六根所對的境都各自領有它們的一片領域、一片天空。同時,某一根與境接觸所產生的「識」,就有它們各別的認知領域、知識領域和價值,以及因此而拓展的屬於它們的不同行業。

人的成長、熟成,奠基於個人的性向、興趣,由此而傾心、沈浸於他所喜好的領域,不斷地學習、增長,就成長為一個獨特的個己,同時也吸引了共同愛好的朋友、眷屬。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3_01-00:31-03:42。

《那先比丘經》釋105──你想活出怎樣的生命光景?

◎釋悟因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一位長者他有三個兒子三個媳婦,有一天他跟家人說他要出遠門,出門前包了三包麥種子,交待兒子媳婦說:「你們好好保管這麥種子,三年後我回來,看你們經營的情況,再把這串鑰匙交給他,讓他經理這個家。」

大媳婦接過麥種子,看了看說:「這麥種子能做什麼?殼都沒脫。」就把殼剝了煮來吃。二媳婦拿了麥種子,她記得公公說要好好保管,就把麥種子很珍貴的鎖在倉庫裡。三媳婦看看這包麥種子,覺得這一顆顆都是好麥種,就拿來播種。

第一次種麥,需要學習的知能很多,怎樣才是適合種麥的天氣、土壤,其次,水分很重要,怎麼引水灌溉才省力,還有施肥要施哪一種肥?什麼時候該除草?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勞作,三媳婦有了收成。

三媳婦計算一下,如果一顆麥種結成一株麥穗,至少二、三十顆,就是原來的二、三十倍,一季的收穫以倍數計算,真的很划算。於是三媳婦明年繼續播種、收割,第三年繼續播種、收割。比起最初的一包麥種,翻了好幾十倍。

結果三年後長者回家,詢問三個兒子、媳婦,那包麥種保管得怎樣?大媳婦說,我保管在肚子裡,讓身體健康;二媳婦從倉庫取來那包麥種,保管得甚是完好;三媳婦打開倉庫說,那一包麥種輾轉播種已經儲存了一個倉庫。

這故事告訴我們,不一樣的觀念,不一樣的價值,不一樣的成就;而且也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有多種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生命本來如此,有種種因、種種緣、種種相,就看個人抉擇。如《華嚴經》所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你想要活出怎樣的生命光景,是自個兒由心念勾繪、身口造作而得以構成。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2_01-15:43-19:54。

《那先比丘經》釋104──人從六情恩愛為本

◎釋悟因

「天下萬物皆各以其類本生」,《那先比丘經》這句話,是通指各類生命都有它們各成其類的特性,也就是它們生命本來的基因。

「人從六情恩愛為本」,以人類來說,天生對宇宙理則、知識具有極高的探索能力,但,除了理則、知識之外,人最受牽制的是「情」與「意志」。有的人知識很高但毅力不夠;有的人知識夠、意志也堅強,但他的情感世界是混亂的。

「知識」、「情感」、「意志」,是生而為人就具有的感知能力,這三種是不同的面向,每個人都具有這三方面的感知能力,不過每個人有個別差異,各有其強弱,也各有其個人的選擇,選擇不同,成就不同,價值也不一樣。

有的人情緒纖弱、容易動情,常常受到情感綁架,做事縛手縛腳。父母親同樣的雙胞胎,有時候成就不一樣,不是他的知識不夠,而是個性不同,情感使然。

人有「知」──知性的一面,可以學習各種知識,有的人很聰明,學習能力強,結果他的意志力不夠,或者容易受情緒干擾,成就往往打了折扣。所以那先比丘指出「人從六情恩愛為本。」不是以「知」為本,而是以情感、情愛為本。

「樹木生以栽為本,五穀生以穀為本。」樹木要生長、生生不息,那就要栽種、播下種籽;五穀要生長、生生不息,那就要播下穀種子。

以前我讀世界史,看到英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原本是英國第八位國王,卻自動退位,誓與溫莎夫人相攜相伴,著實大吃一驚,而溫莎夫人當時已是有夫之婦,為了愛毅然與前夫離婚再與溫莎走到一塊。

所以,人又稱為「有情」。「人從六情恩愛為本」六情、恩愛,是人類生命的本質。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影片VIDEO_TS(第10片光碟)VTS_02_01-12:25-15:43。